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楼市快报 > 浙江楼市  

主动出击!海宁错位发展再精准定位积极融杭

2019-11-27 09:34 来源:杭州网 / 记者: / 编辑:姚曹洁

导语

在长三角,已实现扩容的杭州都市圈正展现着勃勃生机,作为杭州都市圈重要成员和杭州都市区核心城市之一的绍兴自是乘着钱塘之风,扬帆奋进。

timg (6).jpg

  如果说,过去,一个城市仅靠聚焦主业就能一枝独秀,那么,面向未来,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在区域的整体能级。

  在长三角,已实现扩容的杭州都市圈正展现着勃勃生机,作为杭州都市圈重要成员和杭州都市区核心城市之一的绍兴自是乘着钱塘之风,扬帆奋进。

  “主动出击、主动对接、主动配套、主动服务”,处在两大区域中心城市杭州和宁波之间的绍兴,正加快“对内充实自己,对外释放魅力”的步伐,用四个主动将“虹吸效应”转变为“溢出效应”。

  主动出击

  携“绍兴周”积极走亲

  “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拥抱大湾区、发展大绍兴”,从绍兴确立的战略思想中可窥其态度:合作是内在发展的需求,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需要,捏成拳头竞争力才能更强!

  今年4月27日,“绍兴周”活动在杭州扬帆起航。从“杭州·绍兴周”开始,绍兴市委市政府已携“绍兴周”走过宁波、香港、深圳、北京5座城市。12月,2019“绍兴周”系列活动将在上海站收官。

  “绍兴周”每到一个城市,都结出累累硕果。以“杭州·绍兴周”为例,该活动包含融杭推介大会和人才、产业、交通、金融等13场专项活动,杭绍两市党委政府和各级层面达成多项战略共识,全市六个区、县(市)与杭州相关区、县(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各类合作协议40余项,合作资金规模逾5000亿元,吸引近万名杭绍市民参与。

  随着“融杭联甬接沪”、“杭绍同城”概念被关注,绍兴与杭州等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7月,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周江勇率杭州市党政代表团赴绍兴调研,杭绍两市人民政府签订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共建都市区合作框架协议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综合交通一体化、文化旅游一体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四项专项合作协议。

  对于合作框架协议,各界纷纷寄予热切期待。此次牵手,意味着绍兴人“与杭同城”的愿景进入了“两只手”共同作用的新阶段,从简单的项目合作,转向了全方位的融入。

  上虞区,一座正在快速发展的“虚拟大学城”是这种转变的一个生动注脚。在曹娥江科创走廊,上虞区与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多所在杭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打造研究院,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当地产业。而在此前,当代企业和政府与在杭高校间的合作,最主要的方式是单独的项目合作。

  错位发展

  打造二级研发和制造基地

  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中,绍兴的态度是主动出击,而错位发展则是其精准定位后的发展思维。

  “以往,创新能够由某一个企业或者某一个县域经济体完成,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现代产业集群发展和科研创新资源要素集聚储备,已难以由一个城市独立来承担,需要周边城市来紧密协作、优势互补、抱团做强。”浙江省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如此分析都市区化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显然,这与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为绍兴发展定位的想法是一致的。

  “出现同质化的发展,就不能合作。”马卫光说,如果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上海是龙头,杭州、宁波和苏州这类城市处于第二能级,那么处于第三能级的可能就是像绍兴这样的城市。“原创性研发可以在大城市,而应用型研发是技术活儿,大城市养不起,就适合到绍兴这种城市。”

  在这样的发展定位下,绍兴积极推进“研发总部在沪杭,二级研发和制造基地在绍兴”模式,引进中芯国际、越海百奥、天际汽车、德琪医药等一大批重大制造业项目,积极参与部署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合伙协议。并在杭州滨江区设立“诸暨岛”和上虞、新昌研发大楼,开设上海引才联络站并开行引才专列。

  同时,加强打造高能级发展平台,通过加强开发区、城市核心区等平台建设,为承接产业、项目的转移奠定基础。目前,绍兴已有13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其中4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绍兴正在积极谋划将这些平台整合,以增强对产业集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现在,绍兴能在长三角占据一席之地的产业主要是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除了在建的中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还有20多个项目,分别处于洽谈、签约和开工建设的阶段,而生物制药方面,绍兴本地企业和引进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集聚。因此,绍兴正试图打造从设计到研发,再到制造、测试和封装,以及相关装备和电子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

 5G赋能

  对接杭州“数字经济第一城”

  数字,是杭州最鲜明的个性。去年10月,杭州发布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三年行动计划。

  为对接杭州,绍兴抢滩数字经济“新蓝海”,在都市圈成员中率先下好“5G+”先手棋,赋能数字经济。

  绍兴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在第二届中国(绍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近年来,绍兴积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数字化发展,服务支撑体系日趋完善。绍兴已成立数字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河等30位专家作为智能团,与浙大中控合作成立智慧城市研究院。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百度Apollo与绍兴城投达成战略合作,将打造全国首条自动驾驶协同智慧快速路。此外,绍兴还与浙江工业大学、阿里巴巴签约合作共建绍兴工业互联网学院,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正如盛阅春所说,深厚的产业根基是绍兴数字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虽然,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但也正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机遇。作为传统产业强市,绍兴将借助工业互联网载体,通过5G网络的建设应用,进一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新旧动能转换,使产业与技术结合产生“滚雪球效应”,激发巨大的生产力。

  绍兴将致力打造5G应用“一区一镇一座城”。“一区”,是指率先在绍兴镜湖新区规划建设5G试验网,打造全市5G全域覆盖“第一区”;“一镇”,努力把新昌智能装备小镇打造成为全市5G赋能智能制造“第一镇”;“一城”,努力把滨海新城打造成为全市5G工业应用示范“第一城”。

  绍兴正在全力推进5G规划建设应用。仅嵊州市5G产业园项目集中签约5个项目,投资总额达44.5亿元,目前,绍兴全市共有25个5G建设应用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

  放大优势

  塑造长三角文化共同体

  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绍兴几千年沉淀下来貌似“旧”的文化底蕴。而这正是绍兴的特色,有特色才会被需要。

  绍兴是一个有着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文化积淀深厚。如何在城市群中凸显自己的优势,在弘扬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体现包容、开放和创新的精神对绍兴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要依托绍兴‘历史+人文’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文化体系、产业创新,着力打造长三角最具标识度的城市。”马卫光给出这样的回答。

  当下,绍兴把共建文商旅会共同体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一方面,积极建设文创大走廊,努力塑造长三角文化共同体,绍兴与杭州共同举办“南宋文化节”,谋划上海文博会、开展越剧等戏曲展演特色活动;另一方面,绍兴正按照世界遗产标准保护利用古城,深化古城城市设计,注重植入产业因子、市场元素,留住长三角现代化大城市的古城记忆。

  此外,绍兴市各级文化旅游部门梳理了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地的10大支撑,包括3大“国字号”品牌、江南山水风光、两大文化旅游带、3大文化旅游高地等。

  依托这10大支撑,绍兴将落实全力打造“古城”品牌、将“唐诗之路”转化为“旅游之路”、创新一批IP旅游等10条举措,全力推进全省乃至全国文旅融合样板地的打造。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