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生活圈”便利 城市归属感增强
导语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巴黎UNIC社会保障住宅楼,建成于2018年。在城市的高品质地段,也需配备一定比例人才公寓、青年公寓,保持城市的年轻力——塞纳河周边有巴黎的保障房项目,那么上海的黄浦江、苏州河两岸,能否也有年轻人住得起的公租房?
中国建筑师马岩松设计的巴黎UNIC社会保障住宅楼,建成于2018年。
建筑大师包赞巴克与贝纳莫合作设计的巴黎奥特佛尔姆街住宅区,建成于1979年。
2月20日,为期三个月的西岸美术馆“巴黎建筑(1948—2020):城市进程的见证”展览将闭幕。这是该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中一次大胆创新,首次将蓬皮杜的建筑类馆藏作品大规模引进国内展览,展示巴黎近百个世界性经典建筑案例。这次展出的并非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享誉全球的地标,而是涵盖巴黎不同时期的住宅、街区、公园、剧院等公共空间。在展现百年来“巴黎城”变迁的同时,也为上海城市更新、公租房建设带来启示。
大型居住区有各种“纠结”
“虽然主题是‘巴黎建筑’,但展览展现了巴黎城市从局部到整体的变化,很多住宅项目应该是首次被中国观众了解。”AND STUDIO安棣建筑设计事务所联合创始人王宁曾旅居法国多年,师从普利兹克奖得主、法国著名建筑大师包赞巴克,在看过“巴黎建筑”展后指出,展览可以对巴黎的历史背景再介绍得详细些,因为建筑不仅是房子,从建筑变化还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
此次展出的巴黎建筑案例中有不少社会保障房项目,其中还有一些今天看来并不成功的试验,这与巴黎的社会变革有密不可分的关联。
上世纪20年代起,欧洲经济迅速发展,密集型产业出现,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以巴黎为代表的城市迅速开启新一轮城市化。英国出现了“花园城市”,法国则开始建设工人新村,解决不断突出的住房问题。二战后,经济复兴更为迅速,城市化进程更快,住房面临巨量的需求。人们寄希望于用更少的土地建更高密度的住宅,实现人车分流。上世纪40年代末起,“造一个新城”的想法在巴黎实践。在“建新城”时期,道路和房屋几乎同步建设,甚至可以与原本的城市毫无关联。这一“孤岛新城”模式一度在巴黎等城市推开,诞生了大型居住区的概念。
与工人新村一般容纳几百到上千户家庭不同,大型居住区人口可堪比一个城镇,但以居住功能为主。上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巴黎出现一批以社会保障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区。代表之一是1954年至1963年间建设的“巴黎星城”项目,也被称为“以马忤斯社会保障住宅区项目”。“巴黎建筑”展陈列了该项目的模型。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远离城市核心区的大居暴露出一些问题:周边缺少产业和学校,教育和工作机会不均等;居民钟摆式、潮汐式通勤,加剧了瞬时交通拥堵。居住在大居保障房中的二代、三代居民,对巴黎的认同感远不如生活在城市中的同龄人。
为此,上世纪70年代末,巴黎停止大型居住区建设,开始在已有大居周边建设学校、引入产业、加强治安。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一些大居退出历史舞台,甚至爆破拆除。与此同时,巴黎开始对每个大区每年的社会住宅保有量进行规定,新建住房项目中必须保证一定量的廉租房。
新奇的空间能激发创造力
“巴黎建筑”展中,有一个名为“索纳克特拉单身移民之家”的住宅项目,不少观众被其名字吸引。这一建于1966年至1971年间的项目,主要为了改善单身工人的生活条件,实现社会住房的现代化。两座大楼圆形的外观融合了建筑的组织性和丰富的功能性,改变了当时巴黎人对社会住房的看法。
包赞巴克和建筑师贝纳莫设计的奥特佛尔姆街住宅区,后来成为巴黎不少中等收入者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居住地,这一建成于1979年的项目被视为巴黎城市规划一个重要转折点,从大型居住区中与城市肌理分离的巨型建筑、高楼和底层楼群,回归传统城市街巷中。
这一项目中,包赞巴克利用当时巴黎刚被批准的《土地使用计划》(POS)中有关土地使用计划的固有限制,在一个狭窄、封闭的梯形地块,围绕一条街道、一座广场和众多庭院规划了209套社会保障住房单元,平衡了老城区和当代建筑,也开发出一种新的住宅建设模式。良好的采光和对隐私的保护,使其成为对居住有品质要求的人群的租房首选。
在巴黎,不少保障住宅兼具功能性和独特外观。王宁说,一方面巴黎的保障住宅可由开发商参与建设,政府会给予贷款支持;另一方面,法国的保障房项目中,建筑师话语权较大,只要在预算和法规允许范围内,建筑风格可大胆创新,让保障房成为城市新型住房的试验场。“人们相信空间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模式和认知,而新奇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更多创造力。”
市中心建保障房可提升活力
旅居巴黎多年,在王宁看来,人们对巴黎印象最深的一定包括居住体验。“在市区,15分钟甚至10分钟的步行半径内,就能遇到公交站、地铁站、面包房、餐厅等几乎满足所有基本生活需求的设施。”
“15分钟生活圈”让巴黎人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人们在“生活圈”里能完成的事情越多,幸福感自然越高。
当“15分钟生活圈”与公租房结合,就能吸引青年人才。“我在巴黎读书时,最满足的一件事就是能用比较理想的价格住在最市中心的地方,走到蓬皮杜中心只需5分钟,去美术馆看展览成为我的生活日常。”王宁说。
无论在巴黎还是上海,对来到这些世界级城市闯荡的年轻人来说,居住的房屋或许不用高级,但如果下楼后就有优质的文化、医疗、教育、商业等各类资源,那么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无疑会更强。
在上海,近年来位于市中心的人才公寓项目开始探索公租房的多样性。位于永嘉路492弄的“嘉园”人才公寓由一栋小梁薄板住宅改造而来,成为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中难得的独栋公租房。位于上生·新所的晨品人才公寓,走的则是面向产业人群的品质化路线。
但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即便见缝插针甚至牺牲商业利益在市中心好地段建公租房,仅白领公寓这一项就始终供不应求。
王宁认为,大家对“公租房”的认知应有所转变。“公租房解决的不仅是居住问题,而是保证城市活力与公平性的重要手段。”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对已经存在的、功能较为单一的大型居住区,可通过微更新、城市更新、引入不同人群建混合型社区等方式来激活这些区域。在城市的高品质地段,也需配备一定比例人才公寓、青年公寓,保持城市的年轻力——塞纳河周边有巴黎的保障房项目,那么上海的黄浦江、苏州河两岸,能否也有年轻人住得起的公租房?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