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长三角正在强势崛起的“双创”高地
导语
至此,大企业引领、万千创客活跃的双创格局雏形已现,余杭正成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强势崛起的双创高地。
昨日,2021全国“双创”活动周河南郑州主会场内不少人在杭州实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IPA数字员工”展区前驻足观看,不时发出几声惊叹。
“实在智能”于2018年在余杭区注册成立,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助力政府和企业将传统人工、规则、重复以及需要历史经验决策处理的工作交由“数字员工”完成。此次入围主会场展示项目的“IPA数字员工”,基于智能决策、知识图谱、自然语言、机器视觉等原子化的AI能力,结合RPA平台应用,可以对计算机上各类平台系统、业务软件及应用工具等实现智能化的自动控制,尤其在复杂重复的流程场景上替代人工,有效避免人为造成的工作疏忽和判断失误。
近两年,杭州市稳居全国人才净流入第一,其中有一半新进人才选择在余杭创业创新。这是因为作为2019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余杭近年持续加快打造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双创”生态链,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向纵深发展。
就在前不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浙大医学中心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项目完成建设并进入试运行,这是杭州未来科技城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后申报的双创支撑平台项目之一。加上此前已完成验收的创新医疗器械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和菜鸟驿站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余杭区内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申报的首批3个重大项目全部完成建设。
这些项目的建成,将大大推动余杭乃至全省企业和人才的创新创业并形成示范效应。至此,大企业引领、万千创客活跃的“双创”格局雏形已现,余杭正成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强势崛起的“双创”高地。
小镇成就创新平台“矩阵”
扬创新之帆,逐发展之梦。在余杭的“全域创新”版图中,小镇是创新发展平台“矩阵”的重要单元。
梦想小镇充分借助2019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活动带来的传播效应,大胆探索、勇于尝试,让“双创”品牌更加响亮、“双创”人才更加汇聚、项目招引更加高端、创新平台更加集聚、金融资本更加密集,各项指标实现高位快速增长。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小镇先后在上海设立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与合肥共同打造合杭梦想小镇。
目前,梦想小镇已累计引进55家国内外知名孵化器、2747个创业项目,集聚创业人才22630名;251个项目获得百万元以上融资,融资总额达135.55亿元;聚集各类资本管理机构1498家,管理资本3285亿元。梦想小镇还与周边62家创业园区联动,探索“种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体系,最大限度、最多维度地帮助创客成就梦想。
梦想小镇的成功只是余杭“双创”业态的一个缩影。作为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之一,未来科技城通过政策推动、平台集聚、重点扶持、精准服务等措施,推动创业链与人才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相互融合,构建起资源整合、要素聚集的特色“双创”生态,逐渐形成科技研发资源集聚、知识产权保障有力、技术转移流程顺畅的科创发展新格局。
位于良渚新城生命科技小镇则是国内首个集科研、临床、产业、教学四位于一体的特色小镇,已集聚80余家生命健康领域优质企业,涵盖互联网医疗、基因检测、创新药研发等前端领域,预计到年底将完成总投资额17亿元,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达70%。
当前,余杭正全力打造特色小镇2.0版,使特色小镇成为高端要素集聚地、转型升级加速器、全域创新新引擎、亩均效益领跑者,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丰厚的土壤。
创新要素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
2019年,余杭区把6月13日定为“余杭双创日”。同年,《余杭区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引领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正式发布,明确了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引领区的具体路径,进一步升级低成本、全要素、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
自此,余杭区在“双创”道路上的脚步愈发坚实。据统计,自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以来,我区已相继集中签约优必选华东总部、OPPO全球移动终端研发总部等500余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超2600亿元。截至今年9月底,余杭已有市场主体20万余家、人才29万人。
扬帆起航再出发,创新发展勇争先。今年5月,行政区划调整后的余杭着眼未来,推出创新发展“翱翔计划”,涵盖人才引育、金融服务、产业扶持、大孵化器建设等服务创新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5年引进100名引领带动行业发展的顶尖科学家、战略家等顶尖人才,1000名以全球名校优秀博士、博士后为代表的领军人才,10000名以全球名校毕业生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朝气蓬勃的青年人才,到2025年力争实现人才总量达46.8万。
当前,余杭区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深入实施“大孵化器”战略,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矩阵建设,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双创”格局,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