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共投入市本级财政性资金61.47亿元,700余个项目 杭州进入全国首批海绵建设示范城市之列
导语
过去,小营街道每逢暴雨过后路面积水,住那里的居民总是要避着水坑走
过去,小营街道每逢暴雨过后路面积水,住那里的居民总是要避着水坑走。如今,通过旧城改造、微更新、微改造等途径,原本的“老破小”被针灸式植入了口袋公园、广场等小微绿色空间,并大力推广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雨水塘、雨水湿地等景观和生态功能融合的设施。
日前,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三部门联合发文,公布全国20个首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示范城市。杭州市成功入选成为首批海绵建设示范城市,将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9亿元。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小营街道改造是杭州财政大力推进海绵城市、民生改善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过去5年,财政共投入市本级财政性资金61.47亿元支持海绵城市建设内容项目700多个,占建成区面积25%以上。统筹推进了海塘安澜千亿工程、百项千亿工程等一批防洪排涝工程,建成了三堡排涝泵站、闲林水库等一批防洪排涝设施;以国家试点为契机、结合轨道交通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已开工建设综合管廊超过100公里;同时,将海绵城市建设与老旧小区密切结合,在老旧小区设计导则和改造指南中增加海绵城市要求,2019年综合改造提升65个试点项目,2020年杭州改造老旧小区300个,受益居民超15万户,大大提高了老旧小区居民居住条件。
市财政局积极筹措资金,通过对综合管廊、河道整治、美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绿道、水利工程等项目建设保障资金,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下一步,杭州将承前启后,围绕实现“一核心、十区域、百江河、千项目、万顷域”的目标,有效实现市区两级联动,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城市水环境整治,综合考虑城市滞洪需求,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理念系统谋划,因地制宜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到2023年,建成区4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25年,建成区55%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