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一己之力,花几千小时,他在西湖边“复建”了一座大观园
导语
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路北,东是宁国府,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大门前虽冷落无人,隔着围墙一望,里面厅殿楼阁,也还都峥嵘轩峻……”《红楼梦》书至第二回,曹雪芹借贾雨村之口将贾府的格局娓娓道来。
每个《红楼梦》的读者,心中都有一座大观园,但鲜少有人能将它具象化。
杭州人张超花了数千小时,在一款城市类模拟游戏中,以3D建模的方式复原了心中的《红楼梦》贾府。在此之前,他还复原过西湖断桥、南宋皇家园林德寿宫等建筑。他将自己的作品制作成视频,陆续发在社交网站上,引发中外网友的关注。
张超游历过上百个海外城市,但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游戏里复原中国古建筑,在虚拟世界里展现真实中国,成为他愈发着迷的事。
西湖边“建”大观园
江南秋日,绿柳扶风,张超的工作室在杭州香积寺附近的运河边。推门而入,长发长髯,黑衣黑冠,一副古人打扮的张超正在看关于宋代建筑的书。如果不是那副眼镜,和杯子里气泡翻腾的可乐,眼前的他好似从古代穿越而来。
张超是城市经营模拟游戏《城市:天际线(City:Skylines)》(以下简称“CSL”)的资深玩家。疫情期间,CSL的官方找到张超,希望他提供一系列在游戏中复原中国城市的视频。张超决定将城市选定为家乡杭州,最开始的计划是逐一复原西湖、南宋的皇家园林德寿宫、南宋皇城。这个系列做到一半的时候,把贾府搬到杭州城的想法冒了出来。
少年时代,张超就读过《红楼梦》,像大多数读者一样,痴迷于曲折动人的故事也醉心于绮丽精致的描写,但贾府到底什么样?始终是存于脑中梦境般的概念。为了相对精准地还原贾府中的建筑,张超在动手制作前,翻阅了大量的古代建筑书籍,文字、图片、绘画,但凡能找到的资料他都要拿出来琢磨一番。但想要从曹公笔下搬出荣宁二府,仍需要发挥不少创造性与想象力。
因为游戏的设定是现代城市样貌,所以贾府被张超规划为红楼公园。公园坐落于西湖南岸的南山路和玉皇山路口,搬迁了杭州师范大学,挖玉皇山脚扩建而成。整个建筑群东邻浙江美术馆,南接丝绸博物馆,西抵净慈寺、雷峰塔,北连长桥公园。门口设置了公交站,还有停车场、便利店、游客服务中心。
三个月后,虚拟世界里贾府拔地而起。2020年8月至9月,张超把他精心打造的红楼公园全景制作成视频,分为三集在网上陆续发布。精巧的创作与构思,细致的设计与排布,让许多网友大为惊叹。“突然理解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心情。”有人在视频网站的弹幕里写道。
造一座大观园是很多“红迷”都想做的事,有人绘过图纸,有人画过楼阁,还有人用更丰富的文字二次创作过。复原贾府的视频走红后,张超被拉进了好几个“红迷”群,几乎每天都有人在群里争论府内的陈列排布,乐此不疲。
“这大概就是《红楼梦》最大的魅力吧,永远有人在讨论,永远有人想要把它具象化。我只不过是用了现代的方式,在游戏中实现了我的红楼‘梦’。”张超说。
人与城市
张超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曾先后在阿里巴巴和浙江大学工作。第一份工作属于互联网领域,去了浙江大学后主要从事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相关教学,此前的工作没有一天与建筑设计相关。
2017年接触CSL游戏后,张超着手建设杭州的数字孪生城市。最开始是兴趣使然,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张超想要在虚拟世界里复原一座自己心目中的杭州城。所谓“数字孪生”,就是向网络游戏的虚拟空间导入真实世界的地图,在基础地理格局之上,以1:1重新构建一座城市。在这座虚拟城市里,玩家可以决定建筑的位置、道路的走向,甚至每棵树种植的位置。张超在大学里学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无论是建模造城还是制作视频,都需要大量时间。疫情期间,张超几乎每天都扑在电脑前。在他发布的《5000个小时复原杭州城》的视频中,用几十秒记录了从2017年至今,虚拟空间里这座城市每一年的点滴变化。
“现在应该有6000个小时了。”张超更新了数据。这6000个小时的工作仅仅完成了对杭州西湖周边的再现复原,想要全面复原整个杭州城仍需要不断的时间投入。目前只完成了计划的5%,张超的梦想就是有生之年完整复原杭州城。
除了将古建筑的风貌一一复原之外,张超还根据杭州现有的城市规划和街道样貌修建了高架桥、停车场、学校、医院等一系列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在游戏世界中,有十多万人在数字杭州城中经历人生的起起伏伏。
几乎所有的3D软件都能实现数字城市复原,但没有人生活的城市,只是一些冰冷的建筑。而游戏世界的虚拟城市里不仅仅有建筑,更重要的是住满了居民。每个居民背后都有独立的人工智能算法,他们会上学、会工作、会生病去医院,甚至会买门票逛公园。
“有人的城市才是有温度的,他们要在我的城市里生老病死,甚至还有幸福指数。水电、商业、娱乐设施、体育设施等,在我的城市里一应俱全。虚拟的人生亦是人生,他们幸福与否也是我复原杭州城时着重考虑的。”张超说。
“共造一城”
复原中国城市的视频走红后,张超在海内外都获得许多关注,这件事也在纯粹的个人兴趣之外获得了更多动力。2020年,CSL游戏官方邀请全球12名顶级玩家参与“共造一城”的全球合作项目,张超成为唯一入选的中国玩家。共造一城,需要12名玩家接力打造一座虚拟城市,每人各自完成城市的一部分设计与建造。张超是这场游戏接力活动中的最后一棒,负责设计城市广场和公园。
在手机上点开作品完成后的展示视频,张超笑着说:“确实有一些炫技的成分。”他觉得必须得给全世界的玩家秀一秀中国文化。
张超负责设计的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区域,连接城市CBD、城区、郊区、海滨多个部分。广场上大量的圆弧流线型设计,灵感来自生命基因的螺旋形态,海边圆形栈道则参考了现实世界里厦门的海边道路形态。在广场内部,建筑以中式元素的传统建筑为主,同时也错落有致地安排了全世界不同文化的象征符号与细节,草坪上“世界和平”四个大字清晰可见。
在游戏世界,玩家们打造属于自己的梦想之城,常常也投射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认为,城市和人类始终保持一致。人类对世界进行改造的企图,与其内心的欲求相当吻合。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世界,人类改造城市的同时,也在无意中重塑了他们自己。在面向全球玩家的“共造一城”项目里,张超想让多元文化在全球玩家共建的这座虚拟城市中得到融合,希望每个人看到他的作品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体验。
现实生活中,张超也曾通过数字城市复原为美好生活带来启发。2021年,天津市有一个区域因为极其拥堵,想要进行城市改造。动工之前,天津城市规划部门找到张超的团队,希望能在数字城市中进行推演设计,以进一步改造城市设施。
于是,游戏成了城市建设的模拟器。张超通过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将拥堵区域周围的建筑物按1:1还原,设定与现实中人口相同的数据,为天津的城市规划部门模拟了几个案例,推演出最合适的道路设计方案。最终得出的结论是,搬迁一个小区,将道路延伸,再通过重新规划增加道路的不同出口,将有效解决拥堵问题。
这个为现实城市改造的公益项目,虽然获得了最佳方案,但借助游戏的推演并不完全精确。张超觉得,如果能开发出专门用于城市规划的模拟空间,数字孪生城市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或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
相比于现实城市规划中发挥的实际作用,在虚拟空间里复原中国古建筑,让张超找到了更多文化层面的意义与价值。
张超在“共造一城”项目中打造的“城市广场和公园”部分获得了海内外众多玩家的好评,也被CSL官方评价为“以亮丽的中国风为这座国际大都市画龙点睛”。在游戏世界里,他和许多中国玩家一起,将游戏中用到的中国建筑素材分享给全球玩家,并录制视频教程,引来不少外国玩家在自己的虚拟城市中建设中式建筑。
在CSL的虚拟世界里,比张超更为人熟知的是网名“WilliamC”。不止一个人问过张超: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为什么在网上要用英文名?这其实是他的精心设计,主要考虑在海外传播时,英文名更容易让外国网友记住。张超说,“WilliamC”中的“C”不仅代表中文名中的“超”,也是China的意思。之所以要突出“中国”,源于一段海外经历。
“Are you Japanese?(你是日本人吗?)”在巴黎,张超被外国人带着赞叹的口吻问道。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但张超记忆犹新,他参加的是一个时尚界活动,穿了一身明显带有中国元素的传统服饰。但显然,巴黎对中国文化并不了解。
张超当时在巴黎读EMBA,此前,他在浙江大学从事了多年EMBA相关的工作,需要带着企业家学员在全世界各地游学访问。“差不多有170多个国家,只要是有高校的城市,我们几乎都去了一遍。”张超说。走过越多地方,有个越深切的体会是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实在是稀少又浅薄。
他觉得遗憾。曾经一件中国瓷器、一把中国扇子,在西方都是贵族身份的体现,“中国”这个词甚至可以代替“优雅”。但步入现代社会后,全世界范围内不断西化的生活方式,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一度式微。而现在,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复兴,文化也理应复苏。张超想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游戏里复原数字孪生城市,开始有了更明确的传播对象。张超觉得,相较于一般的大众媒介,游戏更为轻松有趣,可以以一种相对柔性的方式,让全世界的玩家看到中国城市、体验中国文化、领略中式审美。就像他在CSL中打造的城市所展现的那样,不仅有中国秀美的自然风光,还有先进的基础设施、高度发达的商业。
在游戏里造城之外,张超还和朋友们组建了一个“中国甲胄男团”,与中国传统的制甲师傅合作,用金属、皮革复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形制的中国甲胄。除了实体穿上进行展现,还利用3D复原技术,再次通过游戏把中国甲胄介绍给全球玩家。
无论复原数字建筑还是再造中国甲胄,张超想通过它们向全世界呈现真实的中国,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他常常会想起自己在巴黎被误认为日本人的经历,想起自己在海外时发现许多人对今天的中国知之甚少。
“你很难想象,直到今天还有外国人以为中国人在留辫子,我们太需要把优秀的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了。”张超说。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