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狭小拥挤的“筒子楼” 到宽敞明亮的“商品房” 改革开放后杭州市人均居住面积大飞跃
导语
1978年,随着杭州市区首个大型居住区——朝晖居住区的正式开工建设,之后主城区内一大批新型居住区相继落成。同时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杭州市的住房制度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福利分房”到“房改房”,接着再到“商品房”,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也从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的11.7平方米到2018年的37.3平方米,人居生活品质实现质的飞跃。
位于朝晖的“房改房” 摄影 项凯
1978年,随着杭州市区首个大型居住区——朝晖居住区的正式开工建设,之后主城区内一大批新型居住区相继落成。同时伴随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杭州市的住房制度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从“福利分房”到“房改房”,接着再到“商品房”,居民的人均住宅面积也从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的11.7平方米到2018年的37.3平方米,人居生活品质实现质的飞跃。
从7个人住“又小又挤”的小屋 到搬入宽敞的房改房
“住在一楼,房间朝南,周边都是原来的同事,平常走动也方便,很舒适。”这是现年91岁的孙大伯的切身感受。谈起他们家房子的变迁,孙大伯印象尤其深刻。
朝晖小区最早开始动工的是朝晖一区,孙大伯一家是1980年搬进一区的,属于最早搬入这一区的居民之一。
在他印象中,搬入朝晖一区前,他们一家7口挤在一间小房间,夏天天热没有吊扇,只好拆了床打地铺。那时候住的地方一层住10户,以他家为例,人均住宅面积只有3.3平方米。
1980年孙大伯的两个小儿子率先搬入了由单位杭州第一棉纺织厂建造分配的,位于朝晖一区的39幢2单元一楼。三室一厅加上一厨一卫,外加朝南的一个庭院,总面积共有73.58平方米,在1986年孙大伯本人也搬过去住了。
1993年,杭州市“房改”政策落地,作为“房改房”孙大伯以总价一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套房子,按当时他们家5个人住的标准,人均住宅面积达到了14.7平方米,是之前的4.5倍。
作为朝晖小区最早建造的一区,它的出现,改变了过去杭州市老房子上公厕、在过道做饭的局面。截至1995年,朝晖小区先后建设完成了9个小区,包括400余幢住宅,有100余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1.15万户的居民分布在3个居住区、3个自然村里。
以朝晖小区为标志的杭州首个大型居民住宅区,带动了包括翠苑新村、古荡新村、德胜新村、闸弄口新村在内的一系列新型居住区的建设,改善了市民们的生活条件。
从“福利分房”到“商品房”的住宅发展
杭州市人均居住面积大飞跃
改革开放以后,杭州的住房制度历经了由福利化分房和低租金公房制度向住房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重大变革。
1984年1月,杭州市房管局恢复了杭州市房产交易所,相关的产权管理制度随之健全;1986年4月,杭州市首届住宅展销会开幕,会上首次出现了标志性的沙盘、样品间等销售工具;1993年4月,《杭州市市区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开始实行,“房改”落定,公积金制度建立,意味着杭州在国务院正式宣布停止福利分房之前就已经走在了改革前列。
1999年10月,杭州出台了《杭州市市区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实施意见》,一经推出,申请人数增长迅速,加快了解决城镇住房问题的进度;2000年,杭州首届人居展举办,此后成功举办十六届,成为市民早期买房的首选地;2001年起,杭州人居展、二手房交易会,以及经济适用房公开摇号销售开始同期联动,同年,杭州还被授予中国城市建设管理最高奖——“中国人居环境奖”。
2001年杭州出台《杭州市市区廉租住房管理试行办法》,正式拉开了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帷幕,此后杭州围绕公租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户籍政策的“全覆盖”,不断加大公租房房源筹集的力度。截至2018年6月,杭州市已筹集房源330余万平方米,累计推出公租房房源5.94万余套,是实际公租房配建数量全国最多的城市之一。
据统计数据显示,杭州在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人均居住面积为11.7平方米,2018年达到了37.3平方米,比前者增长了2倍多,实现了从“蜗居”到“广厦”的嬗变。同时,杭州累计改善住房177万平方米,受益居民3.5万户。据悉,杭州今后将从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居民住房品质、保护历史建筑和街区、住房拆迁及拆迁安置等5大方面入手,助力打造国际化新杭州。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