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追梦创联体” 杭州要这样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
导语
9月10日,杭州市政府网站公开发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浙江在线9月11日讯 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涌动,杭州要如何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9月10日,杭州市政府网站公开发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分4个章节,共14条内容。杭州要按照“政府+市场、创新+创业、线上+线下、国内+国际、工作+生活”的原则,加快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双创”示范城,全面打响“数字杭州·双创天堂”的城市品牌。
《意见》提出,到2022年,杭州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要保持在3.7%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7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累计新增自主发明专利申请10万项以上,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7件以上;市级以上众创空间达到180家,企业孵化器达到150家,各类产业创新综合体50家;投入小微企业的民间资本和创投资金超过2000亿元,新增小微企业25万家以上。
到2025年,杭州要成为全国“双创”人才集聚地、“双创”成果转化地、“双创”文化引领地,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构建新时代“追梦创联体”
《意见》提出,杭州要构建广覆盖、宽领域、多层次的新时代“追梦创联体”。
做强线下线上两大创新创业“极核”。线下,主要是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滨江)、城西科创大走廊、钱塘新区等大平台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创新创业平台提档升级。线上,主要是开发“数字杭州·双创天堂e平台”及手机客户端,整个全市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功能,打造互联网双创服务统一入口。
打造“特色小镇联盟”,建设“浙江人才大厦”,加强与上海、南京、合肥等地对接,协同推进G60科创走廊和杭州都市圈建设,在上海、合肥探索设立“沪杭梦想小镇”“合杭梦想小镇”,在钱塘新区设立“长三角小镇”,更好发挥“硅谷钱塘中心”等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的作用,提升做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园”。
围绕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就业群体,打造双创示范基地,通过3-5年努力,打造100个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各类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双创”生态系统
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上,杭州要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集成”,构建完善全生命周期的“双创”生态系统。
其中,在创新链方面,依托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浙江大学、西湖大学和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创新载体,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开展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优势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到2022年,力争建成各类研发平台2500家以上,建成5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10家海外研发中心和海外创新孵化中心。
在产业链方面,聚焦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全方位开放“城市大脑”、“1+N”工业互联网平台、5G×人工智能(AI)等应用场景平台,打造5G+四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产业链。
在人才链方面,改革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对创新人才实行分类评价,探索建立分梯度匹配的多层次人才政策体系,着力打造长三角南翼“人才特区”。加强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引才作用,到2022年,引进海外人才达到8万人,培育大学生创业企业6000家。
在资金链方面,提出到2022年,市级创投基金扩大到50亿元,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达15亿元,杭州全市各级创投基金规模达200亿元以上,争取实现50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在政策链方面,将完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新创业政策,建立完善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共建双聘机制。试点优化科研人员出国审批流程,改进科研人员评价方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在职称评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比重。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政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后,可在净收入中提取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机构能力建设和人员奖励。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