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眼!嘉兴子城遗址公园要新建博物馆啦
导语
子城遗址公园有新消息了!近日,嘉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将在子城遗址公园内建一座子城博物馆,就在原先老的省荣军医院的位置。
子城遗址公园有新消息了!近日,嘉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布:将在子城遗址公园内建一座子城博物馆,就在原先老的省荣军医院的位置。
一、项目名称:嘉兴子城博物馆
二、拟选址位置:嘉兴子城遗址公园内,北至中山东路,西至紫阳街
三、展陈方案
展陈思路:以“嘉兴城市历史”为线索,展现嘉兴悠久城建史的厚重文化底蕴。
设计思路:运用“靠外有形,靠内无形”的设计手法,使该建筑与子城遗址的风貌相协调,使子城遗址公园融于城市肌理,实现了古今对话、中外对话,呈现对嘉兴子城遗址的文物进行保护、展示和合理利用,尽量解决子城遗址与现代城市中心区的有机衔接难题。
展陈内容:以考古专家最新成果为依据,结合嘉兴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从子城延伸到罗城,兴盛于运河,直至现代嘉兴市区四大圈层的历史脉络。展陈内容直观地展示了子城的考古成果,并结合数字场景复原等手段,述说嘉兴悠久的城建史故事,展望禾城未来。
内容定位:嘉兴城市历史博物馆结合嘉兴子城考古遗址公园,在展陈内容上与本地区已有博物馆类型相区别。
风格定位:以嘉兴子城的考古研究和嘉兴城市史研究为基础,建设具有“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富有生活气息”的城市历史博物馆。
嘉兴子城,最古老的城中建筑,承载了多少嘉兴人的回忆。
如果说,奔涌向前的大运河像一条舞动着的龙,千百年来为嘉兴城带来繁华气运,那么子城就如这座城市的根和魂,深扎在这片土地的古韵之中,道出了“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史载子城建于三国时期吴黄龙三年(公元231年)。当年,由拳县“野稻自生”,吴大帝孙权认为是祥瑞之兆,下诏改由拳县为禾兴县,同时命令郡县“修城郭,起谯楼,掘深池大堑”,修建起城池。
赤乌五年(公元242年),孙权立儿子孙和为太子,和禾同音,为避讳,改禾兴县为嘉兴县。唐末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或乾宁三年(公元896年),嘉兴扩筑大城,周十二里。人们把外围的大城叫母城,把围内的老城叫子城,其垣墙称为子墙。
一座城市的“形”,主要依生于它的街巷格局,正是有了这后来被称为“子城”的嘉兴城雏形,人们才会在这里从事生产、安居乐业。
唐代嘉兴外城的修筑,奠定了嘉兴运河绕城、前朝后市的基本格局。史料记载,它是嘉兴历代州府衙署所在地,也是浙东北地区的政治中心。自唐至清,子城一直是县、军、路、府的衙署,太平天国时期也是听王府的所在地。辛亥革命后,子城成为军队营房,俗称“西大营”。
子城北至中山路,东至建国路,南至府前街,西至紫阳街。一千多年来,它屡废屡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在市中心最繁华的路段,它如同袖珍版的紫禁城一般,生根发芽,繁衍出了如今城市的枝繁叶茂。
现在的子城,我们可以看到的仅有南面的谯楼以及两侧延伸的小段城墙,内部的官式衙署、园林等建筑已经悉数湮灭(内部还有4栋“绥靖司令部营房”是抗日战争期间建造的)。
2011年2月,嘉兴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嘉兴而言,众多文物古迹、以子城为标志的古城区原有肌理格局、月河与梅湾和芦席汇三片历史文化街区,是国家认可的构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大硬指标,而古城格局是三者中最核心的要素。
城市就像一本书,嘉兴这本书的首要精华,非子城莫属。2015年9月,嘉兴市启动子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子城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揭开,也在层层积累的历史中展现了古今城市发展的剖面。如今,子城正从梦中醒来。
在嘉兴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中,中心城区构建为以商业、文化、行政、现代服务、居住等功能为主的综合服务中心,其中,子城所在的环城河以内区域,定位为商业金融核心,主要功能为商务、金融、休闲等,以月河老街、瓶山公园、子城、壕股塔、市民广场等形成嘉兴历史文化轴线,贯穿城区。
“城市客厅”、“城市之眼”,这是子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的总体定位。通过多业态进驻,子城遗址的活力不断被激发,使这里成为集“品质生活、人文传承、开敞公园”于一体的城市核心区和市民最喜欢的休闲场所,让历史文化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未来的子城,将给嘉兴带来怎样的惊喜和震撼?在历史文化和城市发展的交融中,子城将如何展现它的魅力?这些都值得我们期待!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