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趋势下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新思路
导语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长三角已进入了全面建设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阶段。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持续推动杭州“城市国际化计划”,已经成为杭州深入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点。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长三角已进入了全面建设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阶段。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持续推动杭州“城市国际化计划”,已经成为杭州深入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与突破点。
城市国际化的内涵
城市国际化是城市不断加深与世界的联系,并最终形成国际城市(world city)甚至全球城市(global city)的过程。目前学界对国际城市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在判断标准上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国际城市,通常是指在全球或国际区域上具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影响力的城市。比如波士顿,汇聚了全球顶级高校,在科研与教育领域拥有国际性的影响。又比如米兰,是全球时尚产业的高地,在高端成衣设计与制造、现代艺术传播与营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这种影响力也可以是区域性的,比如鹿特丹,它是欧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在欧洲乃至全球的国际贸易格局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又比如迪拜,它是中东地区与的经济金融中心,也是中东地区主要的货物运输枢纽之一。
相比而言,全球城市的影响力更为综合和全面,它既是全球金融、贸易、航运等经济活动的枢纽,也是科技、教育、娱乐的中心,同时还是国际组织与高端智库的集中地,是控制全球资源配置和构建全球经济网络的主要空间节点。因此,全球城市的数量十分有限,它是一个国家经济高度集聚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伦敦、纽约和东京是毫无争议的全球城市,其他一些潜在的全球城市包括巴黎、香港和新加坡。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国际化的结果都会是巨型的全球城市。城市国际化的目的与定位应该与该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相匹配。从本质上来说,城市国际化有三个重要的内涵。一是城市经济的国际化,具体体现在城市中企业的国际化、生产要素的国际化和生产组织的国际化。二是城市功能的国际化,也就是提升城市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性。三是城市形象的国际化,即要以被国际广泛接受的方式塑造与传播富含城市精神、彰显历史底蕴的城市形象。
杭州城市国际化所面临的新趋势
城市国际化是杭州“十三五”的首位战略。同时,杭州也是全国最早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来推进城市国际化的城市。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现阶段杭州的城市国际化战略需要充分适应与融入两种相互交织的全新趋势:一是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服务化与知识化特征日益显著;二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快车道”。
过去十年间,全球价值链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一是国际商品与服务贸易更多地发生在区域内部;二是服务贸易总额增速明显;三是知识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三个变化预示了未来全球价值链发展的重要趋势。过去,出于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跨国企业通常选择人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但随着全球产业升级与运输通信成本的下降,便利地获取知识、信息与市场成为跨国企业选址的主要考量。新兴的跨国公司正通过大量向附属企业发送软件、品牌、运营方式等无形资产,向世界输出全球化的服务,构造全球创新链,逐渐取代过去以生产链为主的全球价值链模式。
另一方面,2030年长三角要全面建成世界级城市群,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这一建设也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相对于都市圈而言,城市群的发展阶段更高,对空间特异性的依赖程度也更高。城市群最大的特征在于群内城市的紧密联系,是一个有多个核心城市的城市网络。因此,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必然意味着一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紧密联系的世界城市。GaWc根据全球性生产性服务的地理分布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测算了全球主要城市的等级。目前全球较为成熟的几个城市群,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等都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世界城市数量较多;二是城市的层级较为明显,即alpha、beta、gamma等等级均有多个城市入围。从这个角度去衡量我国潜在的世界级城市群,只有长三角一个。2018年,长三角共有5个世界城市,上海为alpha+(全球第六),杭州、南京和苏州为beta,合肥为gamma。未来的5-10年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发展期,长三角内部各城市间阻碍产业区域间分工和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会进一步瓦解,融合将会成为主流。
全球价值链变化的新趋势告诉我们,承载全球价值链主要环节的空间载体,将由单个的世界城市,转变为以创新和知识为特色的城市群。而长三角的城市间长期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又是驱动长三角一体化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这就意味着未来杭州城市国际化既要紧密依靠长三角的整体优势,又要注重把握城市的比较优势,在经济国际化、功能国际化和形象国际化上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融入长三角城市群
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新思路
一是处理好与上海的关系。城市群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去中心化,但并不意味着无中心。长三角城市群“一超多强”的格局,在很长时间内不会改变,杭州必须明确城市发展的自身定位与比较优势。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全球城市,也是跨国公司和国际高端人才进入中国的第一站,是全球重要的金融、航运中心。杭州则是一个世界城市,在争夺国际化资源上,由于地理位置离上海较近,不具有绝对优势。但上海的城市经济类型与城市功能更多体现在枢纽性上,这就意味着杭州可以从上海进行引流。而且由于地理接近,经济发展程度较好,生活成本相对上海更低,自然环境更友好,更容易吸引到相关的资本和人才。根据上海科学技术政策研究院的报告,进入上海的国际科技型人才,往往在2-3年后会分流到杭州和深圳。因此,如何利用好与上海在地理上的接近性,利用好上海自贸新片区的政策优势,利用好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对杭州的辐射作用,是杭州未来城市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抓手。
二是处理好与杭州城区与杭州都市圈的关系。杭州的城市国际化应以杭州主城区为核心,以杭州都市圈为基本范围。城市国际化程度越高,对城市功能的要求也就越全面。杭州的主城区是展示杭州国际化的主要窗口,但在产业发展、形象树立、要素国际化上则更需要杭州都市圈其他地区的通力协作。比如,杭州要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构造数字经济的全价值链,就离不开绍兴、湖州、嘉兴等城市相关产业的支撑;要通过承办国际顶级展会与赛事展示国际形象,就离不开乌镇、千岛湖等地的良好资源。
三是在具体实现路径上,应以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推进。如在经济国际化上,可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为主要抓手,实现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杭州现有的数字贸易和数字金融优势为支点,全面深化与阿里巴巴的战略合作,向上游与下游进行价值链的延伸,大力发展“云大移物智”相关产业。对与数字经济相关的人才,特别是有海外背景的技术与科研人才给予政策优惠与倾斜。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国际化,深化对外开放格局。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为途径,推动数字技术、数字企业与数字治理方案的输出。在功能国际化与形象国际化上,可以国际旅游、会展、赛事目的地为目标,充分利用亚运会建设的时间窗口,增加国际直达客运航线,提升城市国际商务水平。
(作者系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