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它!杭城首个5G+AI全覆盖校园揭开面纱
导语
6月20日,杭城首个5 G+AI全覆盖校园揭开面纱,它就是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20日上午9点,这所新学校在长寿桥小学长寿校区举行了智慧校园媒体发布会,正式发布以让校园更安全、学习更个性、生活更便捷为主题的智能校园行动计划。
6月20日,杭城首个“5G+AI”全覆盖校园揭开面纱,它就是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
该校位于胜景路西侧,城市之星区块核心区,占地面积19808平方米,是一所24班的公办小学,属于长寿桥小学教育集团,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20日上午9点,这所新学校在长寿桥小学长寿校区举行了智慧校园媒体发布会,正式发布以“让校园更安全、学习更个性、生活更便捷”为主题的智能校园行动计划。
智能校园建设,简单来说,就是依托于5G网络和AI技术,利用5G网络带宽更高、延时更低的特点,实现“万物互联”,满足各种智能校园建设中的数据传输的需要,为师生创造更安全、更智能的校园环境。
5G网络和AI技术全覆盖的校园长啥样?一起来看看。
校园更安全
除了传统的安保力量,长寿桥岳帅小学将启用新一代校园安保系统。
该系统借助5G技术和人工智能,能够有效识别监控校园所有重点区域中潜在的危险行为,提供预警和危险行为制止模式,在较短时间内作出判断并响应,比如当学生靠近变电站或天台时,系统会第一时间通知安保人员及校区主管,及时制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同时,在5G网络的支持下,该系统的人脸识别技术能让学生快速刷脸进校,并将所有学生进出校园的视频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家长。对于非在校人员,系统也能迅速识别并第一时间通知安保人员和校区主管。
除此之外,学校的食品饮用水安全、空气照明安全也将得到更有效的保障。水质监测传感器将对饮用水的总进水管源头进行安全检测和监测,新风系统实时监测室内的PM2.5、二氧化碳、甲醛等数据,自动净化室内空气,AI平台通过传感器获取教室光照数据,根据不同的模式实时调整环境光,保障学生健康用眼。
学习更个性
长寿桥小学一直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过去的实践中,学校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项目式学评,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过程中教师扫描每位学生的二维码,将评价数据录入系统,后台自动生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评报告。
未来,在5G技术和AI平台的支持下,学生的个性化综合素质报告将会更加完善,由学业水平、品德表现、体育锻炼、劳动实践、饮食健康、个性培养六个方面组成。
学业水平评价方面,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平台,同时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源,进行智能出题和错题智能统计分析,针对学生弱项,建立个性化能力测试题库。
发布会现场,长寿桥小学陈金晶老师和孩子们现场展示了一节Ipad全景课堂,图形的转变、模型的建立、课堂学习情况现场反馈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变得轻而易举。这是目前已经在课堂进行应用的项目。
随后,许一洲老师和孩子们在现场演示了九月份即将在新校区应用的新技术。孩子们手中拿着一支特殊的感应笔,在一张特殊油墨打印的作业纸上答题,而答题的整个过程,教师都可以利用平板电脑在后台实时监控。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够进一步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帮助老师更好地因材施教。
同时,学校也将这些技术应用到了品德养成、体育锻炼、个性培养等方面。
目前,学校已建成智能垃圾回收站,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印有二维码的徽章。孩子们在投放垃圾时,只要拿着徽章扫码,就能打开这个新型垃圾箱,投入垃圾后,屏幕会显示重量,再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最终每个孩子的垃圾投放“成绩”会纳入其综合素质评价。借助智能垃圾桶,孩子们逐步养成了垃圾分类投放和减量的好习惯。
未来,学校还将引进智能图书漂流柜、智能运动穿戴设备、失物认领智能柜等多项设备。
生活更便捷
“5G+AI”平台也为教师教学带来了便利。借助“云桌面”和“云盘”,教师无需携带移动硬盘或U盘,在不同设备上可以直接获取所需的教学材料。同时,教师可以借助5G技术开展跨校区教研、远程支教、家校互动等活动,画面同步更迅速,图像质量更清晰,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成效。
“今年9月,这些技术和设备将在长寿桥岳帅小学投入使用,这将是‘互联网+’背景下杭城第一个‘5G+AI’全覆盖的智慧型校园。”校长金颖说。
下城区教育局局长黄伟表示,长寿桥小学教育集团今年开办新学校,是名校集团化发展过程中的升级,即3.0版,让更多校区加入名校联盟,也让名校集团从相近走向跨距离办学。
长寿桥小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老牌名校,在上一轮名校集团化过程中,主要通过并合周边的学校来壮大规模与盘量。而如今这样一所新型学校的诞生,充分说明了一所名校的拓展不仅体现在量的拓展上,更体现在质的提升上。“智慧校园是未来教育的一种突破,我们希望这样的教育,更从孩子学习生活体验出发,这也是我们今后教育努力的方向。”黄伟说。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