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强磁场” 加装发展“新引擎”
导语
目前,杭州全市人才总量达276.7万,累计认定A类至E类高层次人才1.94万名
“我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是跟随丁磊来杭州创业,在杭州创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在2020杭州大学生“双创日”发布活动上,网易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汪源深情“表白”杭州,“感谢杭州,多年来为网易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才,得益于这些人才,网易才能发展得这么好。”
汪源的幸福,既生发于城市与人才的同频共振,也得益于创新活力之城充沛的阳光雨露。共同成长,互相成就,这,便是城市与人才的最好关系。
今年来,杭州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重考验。但越是关键时期,杭州越渴求和尊重人才。上半年,从战“疫”引才八大举措,到大学生“双创”黄金十条,杭州引才政策不断加码,人才吸引力不断提升,人才结构日益多元,人才生态更加优化。目前,杭州全市人才总量达276.7万,累计认定A类至E类高层次人才1.94万名。
纷至沓来的全球英才,既为杭州奋力夺取“双线作战”双胜利蓄力赋能,也为杭州实现高质量发展加装“新引擎”。上半年,杭州经济顶住压力强劲反弹,实现GDP7388亿元,同比增长1.5%,走出一个漂亮的“V”形。
从万元生活补贴到800万购房安置
在杭州,引才政策再加码
2月24日晚,在全国上下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之际,一条消息在朋友圈内迅速刷屏——杭州面向全球,重磅推出“战疫引才、杭向未来”八大举措,同步启动高层次人才云聘会。
八大举措,对之前的“人才生态37条”作了补充升级。这其中,既有“提高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给予A类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最高800万元购房补贴”此类高含金量的政策优惠,也有“1000余家重点人才单位云上招聘,释放2万个就业岗位”这般振奋的引才举措。
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为广聚全球青年英才,4月19日,杭州再次吹响集结号,发布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创新三年行动计划,颁布大学生“双创”黄金十条。计划到2022年,全市将新引进100万以上大学生来杭创新创业。
据了解,该计划充分整合30余项政策,直击创新创业痛点,进一步优化人才生态。小到暖心贴心的生活补助、租房补贴,大到诚意满满的购房安置、融资保障,精准务实的政策兑现,无微不至的服务关怀,再次彰显杭州对于人才“第一资源”的渴求和尊重。
非常时期的种种政策利好,既为疫情影响下人才就业创业增添信心和砝码,也将更好地吸引全球英才来杭追梦圆梦,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据来自市委人才办的数据显示,当前,杭州全市人才总量达276.7万。另一组数据也证实杭州强劲的人才磁吸力——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0二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杭州人才吸引力仅次于广州,位居全国第二。
从快递小哥到数据智能专家
在杭州,万物生长竞自由
熬夜、通宵、连轴转……这些,正是疫情期间,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维总监孟显耀的工作常态。
过去数月,为支持杭州“健康码”相关工作,孟显耀和同事24小时轮班,忙着产品测试、上线,维护系统稳定,也见证了“健康码”应用后,疫情扩散趋势显著下降。“能参与这样的公共服务项目,再忙再累也值得。”
“值得”,是孟显耀熬红双眼后的最大感慨。今年32岁的他,在2013年也做了一个“值得”的决定。那一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放弃获得北京户口的机会到杭州打拼,一头扎进互联网行业。在他看来,杭州对自己的吸引力不仅在于生活幸福感高,更在于能获得职业成就感。
无独有偶,同样是2013年,来自安徽阜阳的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离开家乡,开启“杭漂”生活。彼时的他,大概不会想到,高中肄业的自己,竟能在7年后被评为“杭州市D类高层次人才”,不仅有杭州购买首套房时的100万元购房补贴,还有落户、子女就学、医疗保健、车辆上牌等优待。
快递小哥获百万房贴,你以为他只会送快递?事实上,李庆恒的“逆袭”,正是归功于他日复一日积累得来的职业技能——一箱经打包好的鸡蛋从1.6米高处往下扔3次都完好无损,各地邮政编码、航空代码他都熟记于心,在去年8月的浙江省快递职业技能竞赛中,他斩获第一名。
在杭州,孟显耀和李庆恒并非孤例。从数据智能专家到快递小哥,从海内外院士到直播达人,只要你渴望成才、努力成才,杭州,都不会辜负你的汗水和期待。
近年来,杭州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在此背景下,杭州也得以形成热带雨林式的人才结构——纵向,有专家院士、世界技能冠军等顶尖人才;横向,数字经济、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文创等各领域人才群体百花齐放。
据统计,目前,杭州累计认定A类至E类高层次人才1.94万名,涵盖科技、教育卫生、经营管理、文化艺术、技术技能等各行各业。其中,科技人才1.09万名,占56.19%;教育卫生人才5436名,占28.04%;快递员等技能人才占比超过5%。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