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语:归山九礼 归来此心安然,当尽丘壑之美
导语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公笔下归心似箭之意,心情愉悦之趣,尽在归山之时遥望家门的一刹那间喷薄而出。
公元405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离开了拘囿他13年之久的官场,回归故里。也就是在这一年,他挥毫而赋《归去来兮辞》,淡远潇洒的隐逸之乐跃然纸上,千古传诵。
● 归去来兮辞画卷节选
或许没人能够想到,在陶公作《归去来兮辞》的1600余年之后,在曾手书《归去来兮辞》的书法大家赵孟頫与其妻的终归之地德清,择址莫干山东麓而立的中国铁建滨江·莫干山语,正将《归去来兮辞》的隐逸神髓,赋诸于建筑和园林美学之上。
其世界山居藏品的形制,不仅与文学大家的赞誉如出一辙,融合《归去来兮辞》叙事、议论、抒情、写景之妙趣的九重归山礼序,亦将古往今来的山居隐逸文化落于每一个归家的场景之中,令凡此来往之高朋,皆心生向往。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陶公笔下归心似箭之意,心情愉悦之趣,尽在归山之时遥望家门的一刹那间喷薄而出。莫干山语“轻飏而归”的景观设置,自北向南,修篁夹道,溪流、山涧、瀑布湍流不息,正与这一份心境遥相呼应。
● 莫干山语实景图
> 甄选3000余棵拥有极高存活率的湖州本地淡竹,每棵达9米高度,约5cm直径,营造出翠竹参天掩映的清雅之意,亦与莫干山在地文化完美相融。> 匠心雕琢,不计成本。竹林原设计长度50余米,并已实景呈现,中国铁建地产华东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马建军,在莅临观摩后,感觉还未达到理想的竹林掩映的效果,便毅然决定铲除周围已种植完成的花草,另行补种1000棵竹子。最终,竹林左右各扩充近30米,整体长度扩展至近85米。这一切,不仅是为了让景观呈现最完美的效果,更是让每一位到此的客户,身心皆获得绝佳的归家体验。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是归山的仪式感,亦是初见家门时的欢欣雀跃之态,如返璞归真的孩童一般,美好相迎。杜甫《绝句漫兴》中,作为莫干山文化符号之一的笋,恰有稚子之名。故此处以石笋迎门而立,恰似稚童候门,与玻璃砖半透界面,光影迷离的意趣相融。入山大门处的浙南民居元素,亦传达出门第天成的贵胄隐逸之象。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源自日本广岛玻璃砖住宅Optical Glass House的设计灵感,以纯实心玻璃砖构筑墙体,从外相视,光影变幻,恍若梦境,模糊了居所与城市的界限,亦阻隔了外界的喧嚣,庭院内若隐若现的风景透射而出,隐而不逸、藏而不失。
● 玻璃砖墙示意图
> 玻璃墙的尺寸、精度、筑造,所有细节拿捏,皆极为严苛。玻璃砖造价约2000元/m³,共计20000多块,为了能够呈现出光影如梦似幻的效果,并保证玻璃墙整体抗风抗压的稳固性,施工团队历经十余次易稿修改和反复探讨,最后完美解决了安装固定的技术难题。在最终的施工方案中,所有结构固定件均采用镜面不锈钢处理,令镜面效果与玻璃砖相得益彰。> 铸造过程中,不断调整洗墙灯的位置,多次打光实验,终令长达14米、高达3.4米的玻璃砖打造的墙体,呈现出如瀑布一般奔流而下,通透怡然的外观效果。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精心雕琢的山门,特邀精熟于寺庙山门、禅寺名刹等制作企业定制而成;由百年老铜瓦改制而成的瓦片,在兼顾耐用的同时,还借鉴提取了苍南芙蓉村的浙南民居屋顶造型美学。
松菊犹存,仍守坚芳之节;有酒盈樽,则足平生之愿。行至此处,便是人生知足常乐之意油然而生。此处景观,以名贵的黑松与置石居主,墙后长窗透出秋菊。回廊环绕,白色卵石作禅意画布,高松矮菊相衬,隐喻四君子。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当代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第一人、莫干山语景观设计执笔朱育帆先生,在日本游学过程中无意间看到的黑松,成为本处景观的设计灵感与点睛之笔。作为“松之王”的黑松所形成的黑松文化,与古人所推崇的松树坚毅不拔的文化含义,以及传统文化中四季常绿、恒久美好的寓意,正与之相适。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大树形、造型好的黑松寻之不易,项目团队历时一个多月,辗转多地甄选树种,终觅得理想佳品。将其置于园区整体景观之中,妙到颠毫,自有禅意流淌。> 黑松难得,如项目之黑松更是稀缺,仅示范区4棵黑松就耗资近80万元,其中“松菊犹存”与“抚松盘桓”两处黑松,身价尤其不菲,珍贵异常,复现陶公笔下雅士的高洁之志。
眄庭柯以怡颜,身处山间,盎然自得之意乃生。这处景观,以去繁从简的擘画,用原木及大面落地玻璃构筑出人生通透,了然于胸之意。汉白玉照壁镌刻着的《归去来兮辞》,笔笔雕琢的山水写意图,正与园区景观的归山意境相衬。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本处所用石材,如主景墙的汉白玉、地面的福鼎黑、立面景墙的土耳其白沙岩,皆属臻稀,历经巧匠层层雕琢,莫干山语为求作品极致而不惜一切之初心,自不言而喻。>中庭主景墙所选用汉白玉,臻选有2000年开采历史、素有国宝之名的北京房山汉白玉,1100×1600×80cm的超巨规格,更非人力能够搬运而至。为不辜负此汉白玉的天然美质,项目特邀专门从事石狮、抱鼓石雕刻的老匠人自北京远道而来,现场手工雕刻,制成这件艺术瑰宝。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中国传统名贵石材之中,山西黑因极度臻稀,已经绝迹,故后期的显贵建筑常用福鼎黑替代。中庭所用福鼎黑,正是此款臻贵石材,浑然天成,不可方物,因只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故而得名。其臻稀程度亦然,故现已封矿并禁止开采。项目为了还原这种尊贵的生活方式,不惜一切代价寻觅并使用福鼎黑。团队在辗转多地之后,方高价寻觅到一批封存的石材,造就此等盛景。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乌桕
> 山居生活馆入口的两棵乌桕,亦经过反复寻觅,甄选两棵形似度极高的树种,并特聘园艺匠人将两棵树四面树枝的分布、伸展程度、浓密程度进行精心修剪,最终令这两棵树的外观宛若孪生;小心脏形的树叶,随季节由夏入秋,颜色可从翠绿转为红色,将山居的四时风光载于其上。
容膝以易安,原寓意隐逸的高洁志向。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豁达,正与其如出一辙。是故景观左右皆植以竹子,翠接近山,四窗虚敞,观尽朝云暮雨。
● 竹林意向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 本处景观所构筑的场景,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在设计上并非一味追求空间的宏大,更侧重于营造山林情境,供人放达身心。> 容膝两字,亦将元末明初画家倪瓒名作、现珍藏于台北故宫的《容膝斋图》的神韵,淋漓尽现,简易萧疏,清净淡远。
园日涉以成趣,是涉足庭院之时,情与景遇,悠然有会于心的境界。观泉落石上,水声淙淙,也是辗转于居室和庭院之间,随意走走停停,徜徉于流连忘返的景色之时,内心沉浸的美好。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此处景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渉以成趣”之句,被镌刻于石上。选用之字体,沿袭清末“江南三铁”之一的著名篆刻家王大炘之造诣,自呈金声玉振的气象。> 台阶之处,细刻良渚清溪逆鱼,拾级而上之时,游鱼仿佛将跃然而出,自成意趣。
时矫首而遐观,可望远山之色。驻足于此,远眺“定空”刻于蛮石墙之上,一线水流倾于洗心石之上,“黑白二水洗牛心”;俯首,可见心形水池倒映树影、竹梢、云岫浮动。
● 原址古香樟树&山居意向图
> 定空寺,原为莫干山精神印记之所在。在定空寺的原址,造就的这处景观,不仅承袭了山居隐逸文化的核心,更令这里成为了莫干山语的心脏所在。这里亦完整保留了定空寺原址上两棵古香樟,古意盎然,尽管远眺,皆令人生出复返得自然的身心舒畅。> 传统文化中,洗心池寓意着人们要时时洗心省悟,清净心灵,并表达愿意洗涤心灵,净化身心的愿景。这一处洗心池,擘画点睛之笔。其与洗心石、心型水景,以一水三心之姿,如《山海经》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的缥缈之貌。> 观洗心之水声潺潺,自古而来的隐逸文化溢于其表。久在城市之中,逡巡来到此处,便是山水之间重拾生活的真意,涤荡心灵。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既是造景,也是抒情。来到此处,便仿似出岫之云,归飞之鸟,终在山水之间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归宿。曲径清幽,竹怀古致,繁花竞娉婷,涤净俗尘,恰如山居本色。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从城市的喧嚣,回归自然的意境。归来即为山中理想的家园,漫步,即徜徉于出尘与入世之间,在安乐与自在间随心切换。
步入此处,对望真石瀑布,轻抚山石之间的苍松,春花秋叶映衬着池中随水荡漾的漂羽,雾森袅袅,给人仙境之感,盘桓其间,归山的心境便豁然开朗。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 整体景观区域,共使用约3000吨原生石材,其中2000余吨石材被用于打造叠石瀑布。> 叠石瀑布造型的风骨框架,特邀苏州香山帮国匠融合经年造诣,精雕细琢而成。从框架到施工,再到后期调整,整体历时2月有余。> 叠石最高差达7米,虽由人作,宛若天开。松涛阵阵,泉水共鸣,观望之下,呈现独特的视听感受。
● 山居生活馆实景图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