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运河生活:寻访大运河博物馆群
导语
博物馆里盛放着一座城市的往昔与记忆,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荣光。因此,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最好的去处就是博物馆。
博物馆里盛放着一座城市的往昔与记忆,记录着一座城市的文明与荣光。因此,有人说,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最好的去处就是博物馆。
西湖绸伞、张小泉剪刀、王星记扇子……杭州这座城市最重要的非物质遗产,您大可在一座座博物馆里重温。
今天,请跟随小编,走访杭州拱宸桥,去寻访运河边的一座座博物馆。
中国工艺美术馆实景(来源:自摄)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由“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运河畔的城市”、“运河文化”四个展厅等组成,生动展现了古运河曾经繁荣的景象。博物馆的建筑外形,环运河文化广场呈扇形状驻立,体现了杭州城市的包容性。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来源:自摄)
走出京杭大运河,翻过拱宸桥,就是桥西历史文化街区,这儿是最集中的博物馆群落,这些建筑大多都是在旧厂房的基础上改造的,依旧保留了很多老杭州人的记忆。
拱宸桥(来源:视觉中国)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温馨提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中国刀剑剪博物管
“物开一刃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则为剪”,走进刀剪剑博物馆的入口,有把高1.15米、重达28.5公斤的国内最大的张小泉剪刀,展厅里也记录了,一把看似普通的剪刀,居然要整整72道工序。
中国刀剑剪博物馆实景(来源:自摄)
说到剪刀,就不得不提“张小泉”剪刀了,它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并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砖磨削,使剪刀光亮照人。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并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张小泉近记”的民用剪曾获北洋政府农商部六八号褒奖、国货展览会二等奖、1910年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四等奖,名扬海内外。
中国刀剑剪博物馆实景(来源:自摄)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温馨提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中国扇博物馆
扇是夏日纳凉消暑的用具,形制主要包括屏扇与折扇两类。制扇工匠们精益的技艺与巧妙的设计,加上文人艺术家的绘画题词,使小小扇面融万千气象于咫尺之间,韵味绵长,格调高雅,成为人类文化遗产一颗耀眼的明珠。
示意图(来源:全景网)
百年老牌子-王星记扇子,1875年由王星斋在杭城清河坊创建,成为了中国唯一最负盛名的传统名牌扇子,与杭州丝绸、龙井茶一起,被誉为“杭产三绝”而名扬天下。
示意图(来源:全景网)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温馨提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中国伞博物馆
西湖绸伞,最具有江南风情的传统手工艺品,既可遮蔽阳光,又可作为装饰品,融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向来有“西湖之花”的美称。
中国伞博物馆实景(来源:自摄)
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走进博物馆,不禁让人回忆起戴望舒笔下撑着油纸伞的江南女子。
中国伞博物馆实景(来源:自摄)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温馨提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中国工艺美术馆
如果说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带来的是传统工匠技艺之美,那么在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展厅里,“镇馆之宝”随处可见,100多种丝绒绣出的西湖,浑然天成的象牙雕刻、大型翡翠珍品等,荟聚了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的艺术大成。
中国工艺美术馆实景(来源:自摄)
这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边上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大运河相互衬托,更衬托了拱墅的独特文化魅力。
中国工艺美术馆实景(来源:自摄)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
温馨提示:周一闭馆(节假日除外)
运河生活,今天可以是穿梭于运河畔的一座座博物馆,开启一场寻知之旅;明天可以乘搭古色古香的艚舫,从拱宸桥上船直达武林门,徜徉运河两岸美景;又或者是沿着小河直接历史街区,感受地道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在运河边,一步一景串联起诗意的生活,这儿不仅提供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更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居住方式。
运河夜景(来源:视觉中国)
碧桂园金科·尚合府,择址运河新城畔,充分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将建筑点缀于大自然之间,与花草树木为伴,与运河为邻。建筑面积约 94-139㎡ 都会奢适人文筑品,畅享运河“慢”生活,共鉴新城发展。
碧桂园金科·尚合府效果图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