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原创频道 > 盛哲徽个人页面  

告别摇号思维!这轮红盘潮,这样选房才明智

2025-09-23 20:33 来源: 住在杭州网 / 记者: 盛哲徽 / 编辑: 方倩苗

住在杭州网9月23日讯(记者 盛哲徽)猝不及防,杭州年度最猛开盘潮就这么来了。

上周,杭州十区连发22张预售证,共计推出了1700多套房源,价格从1万+横跨到9万,仿佛一夜回到“红盘接连取证”的摇号巅峰期。

9月23日正在登记和意向公示楼盘

放在过去,如此规模的开盘潮往往能迅速点燃市场情绪。推盘量大,意味着红盘登场,超低中签率会接连出现。但今时不同往日,热门板块新房价格普遍跳涨,使得“流摇”和“高中签率”成为这一波开盘潮中大多数项目的必然结局。

自2018年杭州楼市实行摇号政策至今,七年的时间,许多购房者已经形成了一种畸形的认知固化:不摇号=不值得买,高中签率=楼盘不红。

这种思维是极其危险的,容易导致错误的买房决策。

中签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报名人数,更与推盘策略密切相关。某种意义上,低中签率是可以被“制造”的——只要蓄客充足,开发商通过“少量多次”推盘,就能轻松炮制出一张张光鲜的成绩单。盲目迷信这个数字,无异于主动踏入营销预设的围场。

更何况,随着市场演化,“水客充数”等操作逐渐泛滥,中签率早已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热度。

另外,高中签率或者不摇号就等于卖得差吗?似乎也不尽然。

事实上很多楼盘能做到快速售罄。滨江区的春来晴翠,首开二开的中签率都不算低,但依靠“滨江区、绿城造、地铁口、3万+”的诸多亮点,线上选房虽然还有一些尚未选完,但剩余的个位数的房源在转到线下续销后,也能做到快速清完。

我们必须清醒:时代已经变了。摇号政策初期,“流摇”还是新闻,媒体一张表格就能列完全年流摇楼盘;而如今,仅看今年8月数据,杭州近六成项目无需摇号。当流摇从例外变成普遍,甚至成为多数,这恰恰说明——它才是市场的常态。

8月杭州新房中签率

所以,无论是热门板块还是外围区域,流摇或高中签率都不再是判断楼盘好坏的可靠指标。相反,对真正自住的购房者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你不再只能靠运气买房,而是可以主动、从容地挑选心仪的房源。

正因如此,9月末这波开盘潮,对广大购房者而言是一个难得的“上车”机会。大量无需摇号的楼盘敞开供应,意味着更高的选择自由度、更从容的决策时间。

最后再说下这波“红盘潮”该怎么选,重点遵循四要素原则:

1、成熟稀缺或未来潜力的地段。要么是已经成熟区域,比如奥体、萧山区政府、安琪儿,要么是未来潜力地段,目前虽然不算成熟,但未来有机会,比如云城、云谷、浦沿、运河新城。

2、产品上明显超过周边二手房。这里面核心就是“明显”,就你不仅仅是门头、立面、架空层、精装这样的一个小项要好于周边二手房,是这些绝大部分都要好于周边二手房,不限价后大家都在卷产品力,一点点的产品提升已经不算提升了。

3、周边配套的便利性。最好是离地铁能近一些,如果有好的书包预期就更好了,对于那些潜力地段一定要看它有没有产业,没有产业就没有人口导入,预期就很难兑现。

4、尽量选择品牌房企的项目。典型的就是滨江、绿城,它们的产品在二手房市场上的溢价往往远高于其他的开发商,品牌的保交付能力也极强,可谓上下限都很高。

归根结底,真正的“红盘”,不是那些中签率低到令人咋舌的楼盘,而是那些在地段、产品、品牌和未来生活场景上,真正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房子”。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住在杭州网",并保留"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