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新闻网 > 原创频道 > 张燕个人页面  正文
新政连夜突击多个城市,最高5年限售,史上最严调控实锤了!
2017-09-23 13:44:41 浙江在线
9月22日至23日,全国多个城市连夜出台限售新政。重庆、南昌、长沙、石家庄等城市下发红头文件,对当地楼市实施不同程度的限售政策。

  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9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燕)9月22日至23日,全国多个城市连夜出台限售新政。重庆、南昌、长沙、石家庄等城市下发红头文件,对当地楼市实施不同程度的限售政策。 

  各地新政中,只有贵阳的版本增加了对土地供应的规定,如销售周期短的县市,要增加土地供应量;此外,还上调了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 

  相比此前所有的楼市调控,石家庄和长沙的“新政”再度创新,手段严厉,史无前例。最狠的是石家庄:启动限售、房屋5年内不得交易!

  新政出台,是否意味着刚需曙光在望?会直接影响商品房涨跌吗?投资客又何去何从?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为我们解读新政。

11.png

制图:喻惠婷

  刚需和炒房客反应不一

  丁建刚:涨跌取决于购房者预期

  新政一出,购房者最关心的是,能不能直接影响到房价的涨跌。

  丁建刚认为,限售政策的出台,首要影响不是讨论对楼市涨跌的判断,而是对楼市供给和需求的影响,他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楼市降温。

  从现有跟进的几个城市来看,目前仅长沙是不仅限售3年,且不限于“新购住宅”,也就是说新政对以往所有商品房都有追溯力。“大部分城市没有追及溯往,所以主要还是降低人们对新房购买的预期,新政最大的影响可能还是试图改变人们的预期。” 

  购房预期的降低,对楼市的影响,杭州市场可能仍然记忆犹新,毕竟,杭州结束长达5年之久的楼市低迷期,也就是2015年的事。

  有专家认为,限售对刚需来说影响并不大,但切中了投资客的要害:限售政策,人为地增加了持有房产的时间,将严重打击到炒短线、且进快出的投资者,降低民众高涨的投资热情。

  新政一出,就有长沙等地楼盘突击卖房、改善需求连夜上车的消息传出。

  记者随机采访了此前咨询过买房的几位刚需购房者,他们大多数表示希望新政能改变市场现状,至少能让自己买到房。

  而一位家庭握有5套房、刚全款在城东抢了一套的炒房客小汪,早就主动来咨询新政的事,可以看得出他还是比较着急的,从去年开始,小汪陆续以高首付甚至全款买进了几个热门板块的楼盘,其中还有一套用的消费贷,本来期望在二手市场上快速赚一笔,如果杭州加码调控,他可能会被迫出售手上的老房子,来保证资金的流动。

  贵阳版调控增加供地新政

  丁建刚建言杭州或许可以运用更多经济手段

  新政的出台,空穴来风,事出有因。

  此前,为了稳定房价,政策对资金方面也在拉紧松紧带,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叫停消费贷。比如,中信银行消费房抵贷已叫停,杭州据说也有银行,已停止发放按揭贷款,严查用消费贷、信用贷做首付等违规现象。北京多家银行按揭利率,昨日也传出全面上涨。

  丁建刚表示,除了国内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主要还跟美联储加息、以及标普评论中国信贷增速过快、会削弱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等有关。

  “杭州是否会出台新政不取决于本土市场本身,理论上也会在加强调控之列,区别在于能不能做的更聪明一点。”

  那么,如果杭州跟进新政,会不会在政策层面上有更柔和的做法,或者说对限售手段的新的补充?

  在丁建刚看来,房地产市场如果有顶层设计——也就是说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应该有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制度,二是房地产税收制度,三是金融制度。

  丁建刚认为这些经济政策理论上是更好的手段,副作用更小。但这些顶层设计,都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中,只有加大土地供应可以使用。杭州如果要跟进调控,或许可以更多的应该采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来走。

  截至发稿前,只有贵阳新政增加了对土地供应政策的更新,要求销售周期短的县市增加土地供应,且调高了二套房公积金贷款的首付比例。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张燕   编辑:喻惠婷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29。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短消息代码证:浙号[2006]00072-B011
网站简介 | 网站合作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主持人介绍 | 法律顾问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联合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