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北京共有产权住房:人脸识别 健身房成标配 1户至少1车位
2017-08-06 09:55      央视新闻
共有产权住房应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规划设计建设,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倡导“互联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理念。

  “全装修成品交房,1户至少1车位,实现小区无线网络全覆盖,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试点建造智能化小型公用仓库……”作为《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的配套措施,北京市住建委会同市规土委起草了《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规划设计宜居建设导则(试行)》,其中明确了共有产权住房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强化质量和品质监管,标准不输普通商品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位

  根据《导则》,共有产权住房应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规划设计建设,全面实施全装修成品交房,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倡导“互联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新理念。

  新建共有产权住房一般采取集中建设方式,如果配建,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应满足均好性要求,即同一居住项目在建筑控制高度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共有产权住房与普通商品住房在建筑密度、人口密度和人均绿地指标等方面应基本保持一致。此外,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在选址上,优先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齐全的区域,应与公交系统或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衔接。这一规定,保证了共有产权住房的位置不会太偏。

  此外,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在选址上,优先选择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条件齐全的区域,应与公交系统或轨道交通网络紧密衔接。这一规定,保证了共有产权住房的位置不会太偏。

  图书馆、健身房成标配1户至少1车位

  在容积率方面,城六区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容积率不应高于2.8,城六区以外的原则上不应高于2.5,容积率是体现小区密度的重要指标,最高2.8的限制比普通商品房的要求还要高,保证了小区空间上的舒适性。对于共有产权小区的停车位数量,原则上,城六区不低于1.0辆/户,城六区以外不低于1.1辆/户。另外,还要按照要求配建电动车停车位,并按要求配置自用充电桩等设施。而自行车的停车位则宜在地面设置,并结合公共空间考虑共享单车的停车需求。

  对于共有产权小区的停车位数量,原则上,城六区不低于1.0辆/户,城六区以外不低于1.1辆/户。另外,还要按照要求配建电动车停车位,并按要求配置自用充电桩等设施。而自行车的停车位则宜在地面设置,并结合公共空间考虑共享单车的停车需求。

  在其他小区配套方面,《导则》中规定,共有产权小区的绿化景观与公共空间以大乔木为绿化骨架,绿地配植乔木不应少于3株/100平方米。并规定,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还应将图书馆、健身馆、咖啡馆作为标准配置,形成居民学习、健身、交流的场所。

  套型以多居室为主层高不应低于2.8米

  共有产权住房在套型设计上,与自住房有很大不同。《导则》要求,城六区新建项目套型总建筑面积不应大于90平方米;其他区新建项目套型总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占建设总量的70%以上,最大不超过120平方米。充分考虑二孩及适老性要求,套型以多居室为主,严格控制套型总建筑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的套型比例。

  《导则》要求城六区层高不应低于2.8米,其他区不应低于2.9米。套内户型功能分区应明确合理,做到洁污分离、动静分离、干湿分离。起居室、卧室等主要功能空间外窗洞口高度不应小于1.4米。

  共有产权住房套内应设置玄关柜、壁柜、吊柜等储藏空间,应合理设计冰箱和洗衣机位置。并宜设置新风系统并预留安装空调设施的条件。未统一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工程,宜预留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条件。

  另外,《导则》明确,共有产权住房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住宅,每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小区WIFI全覆盖安装人脸识别系统

  建设智慧社区是共有产权住房的一大亮点。《导则》要求在共有产权住房中推广使用智能化建筑技术。全面推行三网融合,实现小区无线网络(WIFI)全覆盖。安装人脸识别系统,试点建造智能化小型公用仓库。

  有规划专家看过该《导则》后表示,这份导则标准很高,对共有产权住房的设计,以及质量和品质的要求,标准都很高,有些指标甚至比商品房还要高。


来源: 央视新闻  记者  编辑: 姚曹洁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并保留"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08024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国新网3312006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浙网文[2012]0216-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0511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浙)字21号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 浙卫网审[2012]19号
工信部备案号:浙B2-2008024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号短消息代码证:浙号[2006]00072-B011
网站简介 | 网站合作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主持人介绍 | 法律顾问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联合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