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11月13日消息(浙江在线记者 魏盼)从10月起,浙江省范围内发布招拍挂公告的地块就已全面纳入浙江省网上交易系统。而过去的这两个月,就是浙江省土地线下出让的最后时限。在这期间,哪些房企抢在时限之前,在浙江全省攻城略地呢?
2017年以来,一二线城市楼市调控日趋严厉,土地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房企再度出现重返三四线潮流。不过这一次,房企的视线主要聚焦在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周边。
浙江省内三四线城市在去年提前完成去库存任务之后,销售速度普遍维持在高位。绝大多数三线城市,销供比值较大,呈现出严重的供不应求之势。由此,不少在杭州土地市场未能如愿拿地的房企从年初开始就在全省范围内四处争地,火力全开。
9-10月典型房企浙江省内拿地一览表
德信、中梁、祥生
浙江本土房企深耕三四线
杭州市场地价居高不下,自持成为常态,而新建商品房的备案价又有所限制,更多房企选择向周边城市拓展,其中浙江本土房企可谓省内三四线大举拿地的生力军。
德信在2016年就制定了“走下去,走出去”的投资策略,实现了省内各市全覆盖的布局,也在这波行情中抓住了机遇。德信地产总裁费中敏在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今年举办的年中闭门会中透露,深耕浙江、立足长三角是德信近期的发展战略。
在过去的这两个月内,德信在全省范围内共拿下涉宅用地11宗,新增储备近85万方。除了拿下萧山空港新城商住地,继续巩固大本营之外,还在温州、湖州、金华、舟山等地继续扩充土地储备。
今年上半年就在省内拿地18宗的祥生,近两个月也丝毫没有放慢脚步,共拿下9宗涉宅用地,新增储备面积达93万方,平均楼面价7168元/平方米,足迹遍布绍兴越城区、上虞区、湖州市区、安吉以及台州临海等地。与此同时,祥生在其熟悉的杭州崇贤板块内继续加仓。
同样拿下9宗地的还有于温州起家的中梁地产。在近两个月内,中梁在其大本营温州共计取得5宗地块,项目遍地开花。除此之外,其在湖州、台州椒江、临海以及舟山等地也有涉宅地入账,共新增储备75万方。
“三四线城市的拿地成本相对较低,购房和购地政策也较宽松,还能实现快速周转,有助于房企扩大规模。”一位近期奔走在三四线城市的房企投资人员告诉记者。
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动作确实“飞快”。以祥生地产为例,2017年祥生地产进一步提高周转速度,提出了"25710"的快周转策略,即2个月内动工、5个月内开盘、开盘当日销售去化70%、10个月内现金流归正。
而实际操作当中,这个速度只有“更快”——其位于柯桥的项目,从拿地到开工,仅1个月;海宁的钱塘新语项目,从拿地到首次开盘不到4个月;而诸暨东方樾更是6个半月就实现了现金流归正。
碧桂园、万科、恒大
千亿房企首要任务在于规模
开发商规模越大,消耗越多,就必须吃更多的地才能维持生命。面对有限的一二线土地资源,为了维持规模不断增长,房企们不得不四处拿土地。这也是千亿房企进军三四线城市的原因。
《2017年1-10月房企销售金额排行榜》榜单前三强房企:碧桂园、万科、恒大的销售额已达4000亿元以上,远远刷开第四名2000亿元左右,这与房企的规模分不开。而浙江三四线城市也将是这些房企的战略要地。
一直有“三四线之王”美誉的碧桂园在近两个月内分别在绍兴、湖州、桐乡等地拿下住宅用地,共计6宗,新增储备面积57万方,平均楼面价3489元/平方米。
万科也不落人后,除了拿下良渚新城宅地继续扩充杭州大本营储备以外,更是在温州、宁波、绍兴三地发力,两个月新增5宗涉宅用地,成交金额共计114.6亿。虽然宗数不及碧桂园,但可建面积达114万方,几乎翻倍。其中仅温州鹿城区中央绿轴地块,体量就达52万方,堪称“巨无霸”。
恒大在近两个月内堪称拿地宗数最多的房企,共计新增13宗地块,合计体量达115万方。9月,恒大于瑞安、平湖、湖州等地收入6宗地块;10月更是在一天内鲸吞建德白沙湾、寿昌镇7宗地块,单日增加储备49万方。
从目前情况看,尽管三四线城市商品房价格不高,但与一二线城市相比,地价成本较低,且相关审批、开发程序也相对宽松、简单。随着购买力的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强三四线城市越来越成为房企谋求发展的必争之地。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