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10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章嵘嵘) 2018年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开始探索“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亩产论英雄”的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制度。
10月9日,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相继出让三宗工业“标准地”,合计出让面积756亩,出让金2.2亿元,分别由广汽集团、至信汽车、东南绿建竞得,这也是集聚区首次试水“标准地”模式。
什么是“标准地”,有哪些新亮点?
所谓“标准地”,即带着建设规划、能耗、环境、投资强度、亩产税收等一系列标准进行出让的建设用地。部分指标,如建筑容积率、固定资产投资强度等,在以往招商引资土地出让中已有提及,能耗标准、环境标准、产出标准等,则在“标准地”改革中全新亮相。
此外,企业拿地后通过“一窗受理”即可开工,建成投产后按照法定条件和既定标准进行验收。
“标准地”出让模式,不仅明晰了招拍挂出让的前置条件,倒逼企业转型升级,而且真正实现了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
2019年大江东将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
作为首个“吃螃蟹的人”,德清已经尝到了“标准地”甜头。今年,浙江将把德清“标准地”试点向全省推广。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作为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是浙江“智造”的高端平台,也是高端制造企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工业“标准地”制度势在必行。
为此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已制定好时间表。2018年年底前,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新批工业用地按照“标准地”制度供地比例不低于30%,以“标准地”制度供地企业投资项目实现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2019年开始以政府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全面推行“标准地”制度,并探索向其他投资项目延伸推广。
“标准地”将推进大江东高质量发展
“标准地”改革是我省推进以高质量为导向的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有机衔接“亩均论英雄”改革,实现企业 “最多跑一次”改革迭代升级,进一步落实企业投资项目自主权和主体责任,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标准地”改革也将有利于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利于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最终目的是推进高质量发展。
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要总结德清先行先试经验,注重发挥改革叠加效应,要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相结合,完善批后监管和联合奖惩机制,扎实推动改革试点落到实处,真正通过“标准地”改革倒逼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