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住在杭州网9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盛哲徽)哪里还能买到90方啊?这恐怕是今年以来许多刚需购房者的疑惑。受政策调控及供需关系逆转的影响,90方户型正愈来愈紧俏。然而不管怎么说,90方还是买得到的。而有一种户型,却可能真要说再见了。
自2013年底起,杭州房地产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很多7字开头的户型面积,这些比90平方米小户型还要小的户型产品,被称为“微户型”。由于既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又弥补了商住不能落户的缺陷,同时还降低了购房门槛,70-80方微户型在出现之初曾颇受欢迎。
然而谁曾想,只是短短三年多的光景,这类户型就已濒临绝迹。两房户型功能性不足、90/70政策退出市场等一系列原因,使得这一产品最终还是难以摆脱流星式的命运。
真实库存仅100多套,潜在供应几乎为零
杭州还有多少70多方的房子在卖呢?
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数据,截止目前,杭州八区(不含富阳、临安)70-80方户型(纯住宅,不包含商业项目)的显性库存为416套。相较去年年底的1127套,数量锐减了700多套。自2009年以来8年多的时间里,70-80方微户型的供应首次跌至500套以下。
近五年杭州70-80方户型库存变化(注:2017年数据截至目前)
然而,即使是这点可怜的库存,也是充斥着“水分”的。
来看下这400多套房源的分布,库存量在20套以上的项目仅6个,分别为阳光城·普升、中企·艮山府、广宇·锦绣桃源、融创金成·未来海、香雪园、顺发·美哉美城。
名称 | 城区 | 套数 | 面积(平方米) |
普升 | 江干区 | 111 | 8466 |
艮山府 | 江干区 | 65 | 5085 |
锦绣桃源 | 拱墅区 | 41 | 3061 |
未来海 | 余杭区 | 27 | 1910 |
香雪园 | 余杭区 | 26 | 1914 |
美哉美城 | 萧山区 | 24 | 1791 |
其中,普升、锦绣之城、美哉美城的住宅部分均已清盘,未来海、艮山府两个在售项目,根据销售的说法,70多方房源也已售罄了。也就是说,这些项目所涉及的库存,其实都已名花有主,只不过还没有网签罢了。而把这些房源去掉,还剩多少呢?答案是148套。
有人可能会说,这不过是显性库存,或许有待售项目会推出这样的产品。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寥寥无几。记者统计了三、四季度可能会亮相的新盘,几乎没有楼盘规划70多方户型,主城区的一些新盘,连90方户型的比例都减少了不少。
巅峰单年供应超2400,“微户型时代”曾一步之遥
或许,70多方户型已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个即将断供的产品,在若干年前还是市场的宠儿。
70-80方微户型的供应高峰,出现在2013、2014年这两年间。当时,杭州楼市涌现出一批新盘,将70方左右的户型作为产品亮点。2014年6月,本网曾就杭州70-80方面积段的户型做过统计,发现含括该类产品的在售和待售项目(仅住宅)合计达到了50个之多。 【杭城70-80小微户型盘点】
这股微户型的“杭儿风”被最为直观的体现在2014年5月的人居展上,在参加展会的80余个楼盘中,共有13个楼盘推出了“70-80”方这一区间的房源,占到了总楼盘数的16.2%。
玲珑府销控表,70多方户型占比很大
覆盖范围广只是其次,更为重要的是,70多方户型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点缀了,在一些项目中,它甚至成为了主力户型。比如滨江的玲珑府,76平方米户型约占到了总房源的一半,普福板块的中大·普升,75平方米户型约有400余套,占到整个项目的近四成。
当时业内普遍认为,这些比90平方米小户型还要小的户型产品,未来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90方的生存空间,有专家甚至指出,如果杭州的房价像香港、北京、上海等地那样持续上涨,那么微户型将成为未来户型的发展趋势,杭州很可能步入“微户型时代”。
近五年杭州70-80方新增供量变化(注:2017年数据截至目前)
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的数据,2014年是70-80方微户型,全年新增供量达2400多套,创下历史峰值。而在这之后,其供应量就开始逐年走低,今年截至目前,仅为349套。
匆匆陨落,微户型何以遭遇“流星命运”?
短短三年的功夫,70-80方微户型的命运仿似流星般陨落,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按照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院长丁建刚的说法,这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
他指出,尽管过去杭州楼市每年都有很多70多方的户型推出,但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70方,许多都是开发商为了应对7090政策而做的拼接户型。正因如此,当7090政策取消后,本就作为权宜之计而存在70-80方面积段产品自然也就不受待见了。
某楼盘的拼接户型
有开发商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同一体量的两个楼盘,一个全部做70方,一个全部做90方,全部做70方的成本会更高。由于单套的面积减小了,因而规划的户数就变多了,这意味着需要配比更多的车位和电梯。另外,销售周期的拉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房企没有开发的动力,购房者的购买热情也在减退。
“当时主要就是觉得便宜吧,刚好够到江干区的落户门槛,所以就买了咯。”
曹芳(化名),2014年她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了一套德信东望的75方户型。彼时,杭州购房落户的政策尚未取消,而多数城区购房落户的最低要求是80万,因而购买一套70多方的房源,是最为经济实惠的选择。而在购房落户政策取消后,微户型的吸引力也就大幅减退了。
丁建刚认为,相比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杭州楼市对小面积户型的接受度本就较低,90方基本是一个置业门槛了。而杭州的70-80方户型,多数又都只能做到两房,在居住感上和90方主流的三房格局相去甚远。随着二孩政策放开,接受度也就越来越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