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与旧 海宁人住房的故事
海宁日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编辑:张筱 | 2019-03-07 曾经白墙灰瓦,如今高楼林立。曾经以泥为地,如今装饰考究。曾经千篇一律,如今多元多彩。
岁月如梭,20年时光里,百姓的住房更迭变迁,城市的步伐快如流星。一个个居住环境变化的背后,沉淀着每个平凡家庭、每个普通百姓的生活故事;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楼背后,诉说着海宁这座城市正变得越来越进步、品质、开放、洋气!
让我们来看看,关于他们的故事。
我眼中的风和丽苑
作者:张天一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海宁人,小时候住在父亲的粮站里,数次搬家现住在风和丽苑,这20多年来海宁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新的小区内部规划越来越好,周围配套的交通、教育、医疗和商场也很完善。从空中俯瞰我现在的家园,幸福感油然而生。
同框时代
作者:钱雪军 杨立超
东西两山上的智标塔、紫薇阁是海宁的城市地标。上世纪90年代,钱雪军在智标塔上远眺紫薇阁,2018年末,杨立超重新登上智标塔,记录下了这一同框不同时的画面,向海宁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发展致敬。
蔡家埭小区的今夕
作者:周建中
时代在变,不变的是同一个地方却有着不同的“景致”。该区块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先行区块,承载着一代人的居住生活,回首往事,再见今朝,生活得很滋润。
黄金时代——星火商店
作者:陈斌
1979年开业的星火商店,曾是海宁的“潮流前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什么“网红”,星火百货商店卖的很多商品,就是潮流的风向标。2018年11月19日,属于它的最后一天营业,走过39年历程的星火商店,最终划下了句点,替代它的,是身后时髦的“人民广场”。它曾是一个黄金时代的商业标志,故事落幕,新篇续写,黄金依旧。组照摄于2018年11月,星火商店结束营业的前夕。
我曾经住在西山广福寺里
作者:张莹
这是一张33年前的黑白照片,外公抱着5岁的我,外婆抱着2岁的弟弟,白首黄童,其乐融融。
照片摄于西山上的广福寺。广福寺当年是一个热闹的小型住宅区,里面住着约30户人家,每户面积约12平米。天花板是用芦苇编的,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晚上还能听到老鼠们在头顶上散步嬉戏。 母亲在寺庙的堂前砌了口土灶,用山上捡的柴火生火做饭,那就是厨房了。饮水是一大难题,因为会经常断水,得一趟趟地从山下把水担上来,负重登山。 1985年,广福寺重修改建了,“住在西山庙里”也成了一代人永远的回忆。
时间过的真快
作者:涛涛
时间过的真快,那时候的我还是这桌上年龄最小的一个,如今已是30而立之人。翻开这照片,清晰的看出那个年代的家庭,石灰白墙,一盏灯,红纸上的喜字,养蚕的道具等,最重要还是很亲切的泥地,属于那个年代的标记。
来源/海宁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