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长接沪 打造宜居品质标杆 杭州临平区国土空间总规批复
住在杭州网12月10日讯(记者 岑天宇)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杭州市临平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打造杭州未来产业高新区
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
规划定位:融沪桥头堡、未来智造城、品质新城区。打造杭州未来产业高新区,突出数智科创、时尚创意、商务商贸、品质居住主导功能。
目标愿景:建设运河湖山新花园,打造生态人文国际化新标杆;融长接沪新中心,打造开放协同一体化新标杆;智能制造新高地,打造产创融合数智化新标杆;城乡共富新样板,打造幸福宜居品质化新标杆。
2025年常住人口135万人
2035年常住人口148万人
规划范围:临平区行政范围,总面积28平方千米。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21年-2035年,规划近期至2025年,规划远期至2035年。
人口规模:至2025年,常住人口规模达135万人;至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达148万人。
双轴、双环、两心、三片
南融、北创、东靓、西优、中兴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按照“南融、北创、东靓、西优、中兴”空间策略,构建国土空间新格局。
“双轴、双环”:城市产城融合中轴、沪杭联动轴;运河环、湖山环。
“两心、三片”:临平新城中心(杭州东部新中心)、东湖新城中心;临平新城、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运河科创城。
高水平保护生态空间
双环多点、五横五纵、多层次、网络化
构建“双环多点、五横五纵、多层次、网络化”的生态空间格局。
双环多点:湖山环、运河环;多个市级、区级公园;
五横五纵:主干河道;
多层次: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游园;
网络化:生态廊道、滨水绿带、道路线形绿地;
统筹产创空间布局
构建“3+1+X”智能制造新体系
构建“3+1+X”智能制造新体系:
打造3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时尚产业(美丽经济);
培育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未来产业: 超前布局5G生态、第三代半导体、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
统筹产创空间布局:
全域创新产业生态体系:”临平新城服务一经开区智造一大运河科创城科创生态”完整创新产业生态体系。
优化智造产业链空间布局:构建“研发创造、孵化中试、产业转化.创研服务”四位一体产创空间矩阵。
培育高等级创新集聚区:落实技术创新的研发空间,保障专业化的孵化中试、研发创造空间。
建设高标准服务业集聚区:落实高品质的现代股务空间,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建设融长接沪门户枢纽
构建现代交通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现代交通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融长接沪门户枢纽、绿色畅行品质新城。
区域交通:融长接沪、区域联动,构建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城市交通:提高城市交通支撑、保障与服务能力
以下为政策原图: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住在杭州网",并保留"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