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浙江土地 > 原创个人文章页 > 魏盼个人页面  

余杭区:打造城市新中心 绘制城乡共富新图景

2024-02-01 15:11 来源:住在杭州网 / 记者:魏盼 通讯员 张柔 / 编辑:方倩苗

  住在杭州网2月1日讯(记者 魏盼 通讯员 张柔)绿水青山绘共富,城乡共富看余杭。为更好地展示余杭区加快推进城乡共同富裕集成改革的经验做法,近期全国多家主流媒体走进余杭,在城乡之间真实感知余杭区的共富成果。

  杭州丽水数字大厦里创业者们忙碌的身影、南山村乡创空间里正在林间训练的机器狗、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里正在展出的艺术设计展、小古城村围绕基层民主治理的探索……一个个新鲜的场景里,沉淀着余杭区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和经验,更展示着余杭区打造杭州城市新中心的信念和雄心。

  杭州丽水数字大厦:以“双向双创”模式打造共富样板 

  在迈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上,人才是关键变量,更是第一资源。人才,在杭州市余杭区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全省高层次人才最为密集、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近年来,围绕缩小地区差距中心主题,余杭按照“共建、共享、共富”的人才协同理念,通过实施人才一体化互认互通、项目合作孵化培育、研发生产优势互补等方式,推动以人才为纽带的科创、产业、资金、服务共享互补,逐步走出了一条“有来有往、相互赋能”、“创新共推、创业共进”的“双向双创”新模式。

  丽水数字大厦是丽水在余杭的“人才飞地”,也是余杭区打造人才“双向双创”新模式的协作平台之一,通过双方常态化开展人才双向交流活动,组织专场招聘、人才沙龙等活动,促进飞地企业融合发展,入驻人才和企业不断增加,创新创业氛围愈发浓厚。在开辟人才互通通道上,通过创新构建高层次人才一体化认定目录,发布全省首个跨区域、跨领域人才共建、互认方案,让飞地人才在余杭也能享受相应的服务保障。同时,构建“双孵化器”服务模式,在丽水数字大厦引入丽水、余杭双方资源,为“人才飞地”提供孵化辅导等服务,促进创新创业资源高效流动,拓展创业空间自由度。为充分发挥协作双方产业的比较优势,结合创新载体特色,余杭区建立Venture Lab一体化科创培育平台,深度链接双方高校、科研院所、产业、政府、资本等关键角色,加速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的省域异地协同。

  通过人才成长、服务优化等路径,余杭加强与“人才飞地”之间的科技创新战略协同、成果对接、资源共享、生态共建等方面合作,带动山区县加强科创能力,从而缩小地区差距。

  瓶窑镇南山村:以“乡创共同体”助推强村富民

  “哇,这是机械狗吗!我们可以玩一下吗?”采风团在瓶窑镇南山村下车后,立刻被南山乡创园门口的机械狗吸引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瓶窑镇乡创共同体以南山科创园为核心引爆,是一个集聚多家与科技和乡村振兴有关企业的研发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产业迭代升级,孵化研学基地、农创基地、云创基地、艺创基地、民宿基地等五类产业基地。“最大的困扰是自己,做事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沉淀下来。这几年的乡村振兴,让村子环境变好了,配套也多了,还有这样一个空间可在家门口创业增收,我们老百姓是真正受惠的。”南山乡创园古琴工作室的赵田松有感而发。

  风和日暖,草木葳蕤。采访团与当地负责人、创业者、百姓在南山乡创园的草坪上围炉煮茶,畅谈共同富裕在瓶窑的实践。“从良渚文化遗址到国家版本馆再到北航中法航空学院,从人文历史到创新科技,瓶窑的未来是可期的。乡创空间仿佛一个鸟巢,我们提供共享空间吸引人才回归筑巢,也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原乡人、异乡人、新乡人在这里落地生根。”瓶窑镇洪雪峰副镇长为下一步的乡村振兴谋划着布局。

  黄湖镇青山村:以生态美促进共同富裕

  在黄湖镇青山村,迎接媒体朋友们的是一条憨态可掬的金毛犬,它的主人张海江,是水源地保护与修复项目的负责人,也是青山村的新乡人。

  “由水资源的保护为缘由来到了青山村,这些年通过保护水资源,逐步构建起集环保、公益、商业、金融为一体的生态+发展协作平台,如今村民的公益意识也越来越强,在精神层面也实践着共富。”张海江作为青山自然学堂的负责人,对以生态美来促进共同富裕,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如今,青山村还在推广“自然好邻居”计划,鼓励村民采用“亲近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为访客提供绿色餐饮和民宿服务,降低对自然的干扰,并对加入“自然好邻居”的农户,在旅游客源导流、物质奖励、优先开展业务合作等方面进行倾斜。

  近年来,青山村与生态保护公益组织“大自然保护协会”开展合作,联合万向信托大自然保护公益信托、阿里巴巴公益基金等,采用水基金模式开展了小水源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构建市场化、多元化、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了青山村生态环境改善、村民生态意识提高、乡村绿色发展共赢,成功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外国友人到青山村创业落户成为新乡人。

  径山镇小古城村:将基层民主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法宝

  在径山镇小古城村,登上葱葱郁郁的茶山,可以俯瞰整个村落的面貌,一幅现代化富裕新农村的美丽图景展现在眼前。

  “村集体经济可分配收入由2003年的27.6万元增加到2022年的1007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6379元增加到2022年的5.2万元。”在未来乡村新社区客厅,工作人员自信地用数据呈现小古城村乡村振兴的成果。

  村里日子越来越红火的秘诀是什么?在小古城村老村委,2005年1月4日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小古城村调研的工作场景被原样保留完好,“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小古城村基层民主治理的法宝,也是实践乡村振兴的指挥棒。

  小古城村钱三组是浙江省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每年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特别是需要改变沿线农户长期以来的居住习惯,将自建高墙改造成1米左右的矮墙,有一些农户对改造方案抱有疑问。”小古城村负责人介绍,经过前后4次集体协商,最终定下村民们都能接受的改造方案。

  如今在小古城村,村民们遇到大事小事、热点难点,总想着“议一议”。从‘要我提意见’,到‘我要提建议’,在推动村中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村民们的自主意识增强,对本村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强的主观能动性。

  小古城村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主协商模式,全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80余项荣誉。

  以“双向双创”模式打造地区样板,以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余杭区,正以区域高质量发展推动着共同富裕实践,在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之时,不断输出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住在杭州网",并保留"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

研究团队
Team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长、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高级研究员
高级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最新报告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