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杭州增速5.6%背后 哪里增速最快 哪里人均可支配最高
住在杭州网3月7日讯(记者 岑天宇)近日,杭州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杭州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200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
其中杭州规上工业增加值为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增幅比2022年提高2.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2.8%,增速较2022年下降了3.2个百分点;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7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97元,比上年增长5.0%。
此前,浙报地产研究院分别解析了浙江以及下属11个城市GDP情况,本篇文章将从GDP总量、财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5个维度解析杭州下属13个县市区的经济数据情况。
(GDP情况图)
①GDP: 8个区县市超千亿 6个超两千亿
余杭区重回榜首 临安增速垫底
从GDP总量来看,各个区县市维持了去年的排名。余杭区GDP 2936.4亿元,GDP增量285.1亿元,GDP实际增速8.5%,三项数据均排名全市第一。这是自2021年分拆出临平区后,余杭区首次重归全省第一。
滨江区排名第三,GDP达2467.9亿元,同比去年增加283.1亿元,实际增速8.0%,增速增量仅次于余杭区。
第四到第六名分别为萧山、拱墅、西湖区,GDP总量均在两千亿元之上,其中萧山区和西湖区的GDP增量都在百亿以上。特别是西湖区GDP总量,在去年首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5.1%,是杭州市13个区县中唯一一个四个季度均回升的区县市。
第七到第八名分别为钱塘、临平区,作为杭州市最年轻的两个区,GDP总量也均站在了千亿之上。
余下五名分别是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建德市、淳安县,其GDP均在千亿之下。其中富阳区仅临千亿仅一步之遥。
另外,临安区虽然总量高于桐庐、建德和淳安三县市,但增速却为全市最低,仅为3.5%,落后于全市2.1个百分点。
桐庐县增速6.5%,为全市第三,增量35.7亿元远超其余两县市以及临安区。
(财政情况图)
②财政收入:
建德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
财政总收入是最大的一个概念,财政总收入包括财政部门组织的收入、国税组织的收入、地税组织的收入等,是财政大收入的概念,财政总收入包含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指地方实际可用财力,扣除了上缴中央部分的税收。
2023年,杭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7亿元,比上年增长6.8%。这也意味着,杭州政府投用于城市建设、改善民生、基础提升等方面的钱更多了。
分区县来看,余杭区417亿元排名第一,是唯一突破400亿元的区县市,且增速18.1%同样全市第一;排名第二的为萧山区,为332亿元。
排名三到六的分别为上城、西湖、滨江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了200亿元,但是其中西湖区增速仅为0.1%;第七到第九名为临平、钱塘、富阳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超过了百亿元。
最后三位为下属三县市,其中建德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8亿元,-8.5%的负增长,为全市唯一一个负增长区域。
(人均收入情况图)
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西湖人民最富裕 整体增速均匀
2023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797元,比上年增长5.0%。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67,较2022年缩小0.04。
其中杭州主城四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在8万元之上,该数据已与上海和北京相仿。2023年上海和北京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84834元和81752元,高居全国前两位。
其中西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521元,增速为4.6%,位列全市首位。在今年西湖区两会上,定下了2024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钱塘、临平、余杭、萧山区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处于7万元以上;最后五名分别为富阳区、桐庐县、临安区、建德市和淳安县,其中淳安县为39762元最低。
淳安县发改局于近日,公布了2024年的主要预期目标: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力争达到300亿元;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突破100亿元;三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力争突破30亿元;四是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规上工业情况图)
④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临安、上城、余杭、西湖负增长
作为经济“压舱石”的规模以上工业,2023年,杭州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43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相比比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升4.5和1.1个百分点,稳住了工业基本盘。
分区县来看,淳安县增速最高为7.4%;滨江区增速7%位列第二;桐庐县排名第三,增速为5.2%。
而增速为负增长的共有四个区,分别为临安、上城、余杭、西湖区,其中西湖区增速最低,为-9.2%。
主要还是因为主城区的第三产业较为发达,服务业为城市支柱产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越来越小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杭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迈入70%关口。在全国十强城市中,服务业占比超七成的,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图)
⑤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
仅临安区负增长 同比-31.8%
所谓固定资产投资就是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也就是固定资产的再生产活动。这个再生产的过程主要包括了固定资产的更新(局部和全部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其中按照管理渠道进行分类,主要可分为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个部分。
从杭州各区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来看,除临安区外,其余12个区县市均同比正增长,8个区县市增速达到了两位数。
其中钱塘区增速30.8%,排名全市第一。而在2024年,钱塘区的“小目标”更进一步:为“落地亿元以上项目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推动项目开工100个、投产40个”。
建德市位列第二,增速为16.1%;拱墅区增速14.8%排第三名。其余区县市中,主城区的滨江增速最低,仅为5.0%。
全市仅临安区为负增长,且跌幅巨大,为-31.8%。其中,项目投资增长6.2%,房地产投资近乎腰斩,下降幅度为49.6%。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住在杭州网",并保留"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