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杭州 环杭 口水 摇号 专题 研究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住在杭州网 > 浙江土地 > 原创个人文章页 > 马梦婷个人页面  

溢价率超65% 东湖新城低密宅地引激烈角逐

2025-02-14 18:04 来源: 住在杭州网 / 记者: 马梦婷 / 编辑: 陈宇洁

在杭州网2月14日讯(记者 马梦婷)2月,沪乍杭浙江段迎来开工消息,这条横贯上海、嘉兴、杭州三地,沿杭州湾北岸延伸的高速铁路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作为重要枢纽节点的临平北枢纽,其规划建设同步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4年5月,临平启动临平北枢纽核心板块城市设计方案征集,对枢纽站城融合片区进行整体规划。未来,在建地铁18号线将向北延伸衔接临平北站,与已运营的地铁9号线实现换乘。叠加沪乍杭高铁、苏杭城际铁路等线路规划,未来东湖新城临平北站枢纽将形成集高铁、城际铁路、市域轨道、城市轨道交通于一体的立体交通体系,蓝图画卷即将展开。

图 | 北站效果图

就在临平北站枢纽南侧不远处的荷禹路、新洲路交叉路口,今日有一宗优质宅地引发市场关注,成为土拍“热力担当”。

作为春节后首场土地出让,该地块共吸引9家房企参与竞拍,迎来“开门红”。最终地块竞拍35轮,溢价率超65%,成交楼面价15686元/㎡刷新板块地价标杆纪录,显现出市场对板块房地产价值的强烈信心。值得注意的是,竞得房企呼伦贝尔汇嘉房地产开发为首入杭州,第一站落子选择了东湖新城,可见对于板块认可度极高。


图 | 地块区位图

高净值改善需求演进 东湖新城低密宅地获激烈竞争

科技产业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是近年大众高度聚焦的产业热点话题。

开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热潮掀起,杭州创新企业再次引发全民关注。

东湖新城(临平经济技术开发区),正是杭州一个以产业为抓手奋勇发展的典型板块。

其规模工业总产值已迈上千亿大关,立足临平经开区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绿色能源、家纺服装+现代服务业”等“4+1”主导产业体系,迈向三千亿级未来智造城。不仅如此,在浙江省最近公布的2024年度人工智能领域示范企业名单中,辖区7家企业、8个项目入选的亮眼成绩,位居全省各区县前列,智能产业集群优势显著。

产业势能的持续释放,正在重构东湖新城房地产市场——产业升级带来人口结构变化,推动居住需求迭代。

当前板块核心区商品住宅以容积率1.8-2.7的品质刚需产品为主,容积率1.5以下的低密改善产品则基本空白,这与区域内愈发突出的产业高净值人群改善需求形成了一定错配。

因而顺应需求推出的东湖新城低密地块在今日揽获热度,显得颇为“意料之中”:此次出让地块仅1.1的低容积率,适宜打造品质改善项目,恰好契合新兴高净值人群的改善需求,形成精准供需对接。

地块最终经过35轮报价,由呼伦贝尔汇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43108万元总价竞得,楼面价15686元/㎡,溢价率65.11%。

未来智造城已擘画 综合配套集成升级

地块所在东湖新城核心,未来将围绕荷禹路中轴两侧,进一步打造临平区一级形象中心、东湖新城景观核心。

图 | 东湖新城中心鸟瞰

附近临平大道、荷禹路等城市主干道纵横交错,地块距离地铁9号线五洲路站仅320米,交通便捷。周边已形成立体配套网络:宅地西北侧步行可达的龙安湖公园总面积约173.5亩,景观湖47亩,环境优美。

图 | 龙安湖公园

当前公园内的二期体育场项目已完工,配备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标准设施,同时提供优美景观和球类健身场地。

图 | 龙安湖公园二期项目设计方案鸟瞰图

从地块出发,经9号线一站地铁即达临平万达广场,这里已集聚相当人气热度;地块对面的第三城项目也有12万㎡商业商务体量,建成后将带来约1.5万㎡的“家门口”类型社区商业配套;板块内还有栢悦中心、超山百联奥特莱斯等一大批商业综合体,多能级、多业态的商业相互补充,带来完善商业配套。

图 | 临平万达广场

附近浙江全省第一座考古博物馆——临平玉架山考古博物馆,预计今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该博物馆位于玉架山考古遗址公园内,总建筑面积约2.5万㎡,未来将带来良渚文明展示新窗口。

图 | 玉架山考古博物馆效果图

板块文教医疗资源也在加速布局。直线距离地块一公里内的临平首家三甲医院、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临平院区已启动设计招标,拟按1000张床位规模建设,建筑面积约24万㎡。周边已有临平第五中学、临平第三小学、昌达路小学、新洲路小学、新洲路幼儿园、区高级中学、签约杭州二中白马湖教育集团的临平东湖学校等丰富教育体系。

图 | 杭州二中白马湖教育集团临平东湖学校效果图

当前,东湖新城已凭借产城融合优势和完善的配套揽获了相当土地热度。

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获悉,东湖新城板块还有部分优质低密宅地待出让,精准匹配板块市场高品质改善需求,为企业提供新契机的同时,推动区域品质生活持续发展。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住在杭州网",并保留"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

研究团队
Team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长、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
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副院长
高级研究员
高级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研究员
最新报告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