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用地约占25% 宁波海曙丁家街区规划调整公示
住在杭州网2月19日讯(记者 岑天宇)18日,宁波市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发布了《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片区城镇 01 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丁家街区) 》批后公布。
丁家街区位于奉化江西岸,是紧临城市中央活动区、空间腹地相对完整的重要滨水空间,是打造奉化江魅力走廊的关键节点;作为宁波枢纽的重要板块之一,也是承担新消费、新文化、新时尚功能的空间载体。为保障重大项目实施落地,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经批准,对丁家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局部调整,为街区开发提供法定支撑依据。
调整范围北至现状杭甬高速、东至奉化江、西至雅戈尔大道、南至规划道路,总面积约131.93公顷(含外江)。
调整范围图
发展目标:落实上位规划定位要求,确定“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滨水时尚湾”的发展目标。用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02.17公顷。人口规模:规划居住人口约1.1万人。
规划结构:规划构建“一带一轴、三区多点”的空间结构。其中“一带”为奉化江滨江休闲带,“一轴”为南塘河人文活力轴,“三区”为时尚文化街区、数字总部街区以及未来生活社区,“多点”为音乐中心、艺术中心以及中心公园。
规划结构图
本次调整范围属于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片区城镇01单元(SQC01),调整范围为1个街区,编码为SQC01-01。街区规划以公共服务、居住和商业商务功能为主,规划总建设容量为101.46万平方米。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衔接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重要招商项目需求,调整优化用地布局。布政东路以北总体以居住功能为主,配套居住社区服务设施;布政东路南侧布局12年一贯制学校,南塘河两侧规划商业商务用地,打造特色滨水商业空间,延续塘河历史文脉;滨江路南侧临江湾地块规划1处文化设施,打造城市公共文化地标;岛头区域规划商业、商务、文化用地,融合滨江绿地开放空间,打造“滨水时尚湾”核心功能;结合滨江路内移,优化滨江文化、商业功能与公园绿地关系,促进滨江公共活力集聚;街区内部结合轨道交通9号线线位预留空间,布局中心公园,服务岛头区域核心功能;滨江文化设施南侧打开临江界面,贯通滨江与南塘河公共绿地空间。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02.17公顷,占规划总用地面积的77.44%,其中: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约14.73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4.42%;规划居住用地约24.18公顷(含商住混合用地),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3.67%;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约14.87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4.55%;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约19.28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18.87%;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约29.11公顷,占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28.49%;规划非建设用地29.76公顷,为水域。
调整后用地规划图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市、区级设施规划包含市级重要文化设施及文化场馆各1处,规划12年一贯制学校1所。十分钟生活圈级设施包含规划健身运动场地和生鲜超市各1处。五分钟生活圈级设施包含规划社区中心2处、9班幼儿园(幼托一体)2所。
道路交通规划:规划形成“两横两纵”的城市干路网,其中“两横”为杭甬主干路、布政东路;“两纵”为雅戈尔大道、雅源北路。结合杭甬高速城市化改造,设置一对平行匝道,增加片区东西向过江通道,方便片区车流进出。根据《宁波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1-2035年)》,街区内布局2号线和9号线两条轨道交通线路,并调整现状轨道轻纺城站为换乘站。
市政设施规划:结合用地布局,规划范围内布局基站20座及公共厕所4座。规划综合管廊体系衔接区域干线管廊及重要市政廊道,街区内部推进小型管廊建设。街区防洪堤标准为200年一遇,规划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街区内布置南塘河(40米)及板桥港河(40米)两条主干河道。
凡注有"住在杭州网"或电头为"住在杭州网"的稿件,均为住在杭州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住在杭州网",并保留"住在杭州网消息"的电头。
本网未注明"来源:住在杭州网"的图文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联系电话:0571-8539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