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奥运会后中国楼市的走向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楼市出现了一些值得引起关注的新动向。
全国地价监测中心的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总体水平环比增长1.59%,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下降,其中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涨幅低于全国水平。一些地区土地流标、流拍达10%以上。
尽管各个城市地价和交易量表现不一,但外资热情却有增无减。中国未来的经济成长性,是众多外资基金投资的实质所在。
美国凯雷集团上海代表处副总裁康明训表示:“中国二线城市的投资前景很不错。目前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地产项目已达10个。” 2006年,凯雷曾以1.2亿美元的总价购进上海中房森林别墅110套高级独栋别墅;2007年7月,凯雷出资10亿元,介入青岛CBD核心的凯悦中心,占约70%股份;今年4月,凯雷又以近20亿元的价格购得上海济南路8号西苑项目……
以上海五合智库统计,仅2008年一季度,上海房地产企业获得的外资投资金额就达到4.4亿美元,占一季度外资投资总额的32.6%。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房地产开发利用外资高达650亿元,增长64.8%,整体高出其他渠道资金增长26.2%。这显示出,在去年从紧的货币政策下,仍有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楼市。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说,今明两年,外资关注的重点依然是二三线城市。
7月份,北京仅销售商品住宅4194套,销售套数降至近两年来最低。北京房价的涨幅同比也回落0.2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最低涨幅。
“房价前期持续大幅上涨,超过了大多数购房者的承受能力,供需矛盾越发突出,目前价格涨幅出现回落是市场调整之必然。”中大恒基等一些中介公司认为,当前开发商与其死扛高房价,还不如“随行就市”,加快资金回笼。
房贷是反映交易情况的直接有效数据,也是折射市场需求的重要数据。央行上海总部不久前发布的上半年上海市货币信贷运行情况显示:6月份中资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7.1亿元。这表明市场刚性需求仍然旺盛。只要房价挤压出泡沫,适度调整,需求就自然会上升,而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应有的常态。